先进制造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撑,也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的主战场。“十四五”以来,我国金融系统通过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拓展供应链金融、发展制造业主题基金等方式,全方位服务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资金更多流向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机构加快从“被动授信”向“主动对接”转变。一些银行围绕重点产业链搭建专业团队,深入企业车间和科研一线,梳理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设计差异化授信政策;保险机构通过科技保险、质量保证保险等产品为设备更新、技术试验提供风险保障;证券机构则通过上市辅导、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帮助制造业企业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让资金从“静态支持”变成“动态跟进”,在产品迭代、产线升级、市场拓展等多个环节形成协同效应。
面向“十五五”,金融支持先进制造的任务更加艰巨也更加紧迫。一方面,要围绕“卡脖子”环节和关键核心技术,探索多主体协同的投融资机制,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研究和长期性产业布局;另一方面,应继续优化金融机构体系结构,推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服务格局,覆盖制造业企业从初创、成长到成熟、重组的全生命周期。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力量共同作用下,金融“活水”将更加精准地流向产业链关键环节,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持续而有力的支撑。
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关乎亿万家庭的财富增减与消费底气。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强调,“多措并举稳住股市,...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