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维权 >> 正文

网络法律咨询有“陷阱” 避免维权变“入坑”

企业报道  2025-09-10 13:44:31 阅读:714

  “95%胜诉率”“包赢”!当心!不少当事人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寻求法律咨询服务,不仅遭遇财产损失,甚至错过最佳维权时机。

  近日,麻城市人民法院黄金桥法庭成功调解一起法律咨询服务合同纠纷,为一名被“高胜诉率”承诺诱骗支付高额服务费的河南籍务工人员追回损失,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该案原告因劳务报酬久拖未决,在网上寻求法律援助时,被某法律咨询公司以“95%胜诉率”“包赢”等话术吸引,先后支付3980元服务费。但缴费后,该公司仅草拟了一份诉状,未提供协议约定的案件跟进、仲裁出庭等实质性服务,仍由原告自行奔波维权。后原告不仅未能追回劳务报酬,还额外支出各项费用,陷入“维权不成反遭损失”的困境。此前经投诉,该公司仅退还800元,原告遂起诉至法院。

  黄金桥法庭受理后,经受理法官详细核查,认定该公司所作“包赢”类承诺违反执业规范,涉嫌虚假宣传,且未按约提供服务构成违约。经法官多次沟通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被告公司收取300元前期整理材料的合理费用,除已退还的800元外,再一次性补退2880元,并于当日完成转账。

  “法官耐心调解,帮我把钱要了回来,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这次也算买个教训,以后找人办事可得看准了,再也不轻信那些‘包赢’的大话了。”原告在事后说道。

  本案通过高效调解,既实质解决了纠纷,减轻了当事人诉累,也对法律咨询行业不规范经营行为作出警示,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在选择法律咨询服务时,需警惕“包赢”“高胜诉率”等绝对化承诺,此类表述多为“诱客交费”套路,应优先选择资质齐全的正规机构,签订合同需明确服务范围、费用明细,留存相关凭证,避免陷入维权“二次陷阱”,遇纠纷可通过合法途径理性维权,维护自身权益。(澎湃新闻)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