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做好新时期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不断完善有效的方式方法和制度,抓好落实,防止流于形式。
从转变思想观念上入手
当前,企业中职工的价值观念和取向经常发生位移或偏差,缺乏一种为长远理想和抱负而终生奋斗的理想信念。所以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力,积极引导职工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对职工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和集体主义观念的教育,增加职工的荣辱意识、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
从转变内容载体上入手
当前,企业正在逐步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处于一个产权变更、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技术创新的变更时期。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生产力、生产关系等都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与外延、形式与载体都提出了新的适应性要求。原本老一套的说教及旧有形式显然落后于时代发展,必须要在内容上创新,要突出融合性,由单纯的思想教育变为与科学文化教育相结合,转变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虚无”认识。比如结合重点节日开展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知识竞赛、职业道德评议、时事征答、形势教育等,以增加学习、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和融合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搞得好不好、搞得成功不成功,有没有生气,主要看内容上能否有吸引群众的地方,能否寓教于乐。内容选好了,再辅以好的载体,就能够达到在娱乐中使人受到教育的效果。
从转变教育方式上入手
在理想信仰、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出现多元化倾向的社会思潮中,外部环境导致有的职工认为“理想理想,有利便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在诱惑面前,有的职工认为“政府是虚的,理想是空的,权力是硬的,钞票是实的”。新形势下职工思想复杂化和多层面的状况,无疑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方式应首先研究、了解工作对象的认知结构,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寻求工作的突破口,从单纯就事论事的说教式、注解式,转为符合心理规律的诱导式、解惑式,努力创造丰富多彩和为职工广泛接受的形式,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从管理方式转变上入手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在区队和班组。将基层管理中各项量化考核分解到各个区队和班组,逐步建立可操作性强和可量化考核的工作制度。变“虚”为实,“虚”事真抓,使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各项管理的全过程,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避免思想政治工作游离于经济建设之外。思想教育要与行政管理、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育中有管理,管理中有教育,教育落实到管理中,管理上升为教育。
从取得实效性上入手
针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立足点要放在本企业职工的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方面。要根据企业职工的年龄、文化、性格、爱好、思想水准、道德观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不能采取单一形式。
从培育企业精神上入手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应着力把规范职工工作行为乃至社会、公众行为作为企业人文精神培育的立足点,通过职工良好情操的培育,折射和塑造出良好的职工整体精神风貌,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两者互为促进,用文化合力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