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跨境电商正“蚕食”中国制造

企业报道  2015-05-29 18:11:15 阅读:352

  ■ 李光斗

  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另一种购买海外商品的途径,通过互联网检索海外商品信息,随时都能在境外购物网站上下单,由海外购物网站通过国际快递发货,或是由转运公司代收货物再转寄回国内,坐在家里就能买到海外的产品。利用跨境电商,“海淘客”们一方面不想在国内专柜购买价格昂贵的进口商品,另一方面又想拥有高品质的生活,更重要的一点是对国内商品质量的不信任,这促使人们纷纷转向海淘。

  《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2014年全年“海淘”支出超过15亿美元。受国内网络购物活动影响以及在某些西方国家节日时间进行打折促销活动中,我国个人跨境网购支出在此期间表现尤为活跃,尤其在11月、12月海淘支出连续超过2亿美元。随着境外大型零售网站与我国支付机构的对接,2014年跨境网购支出金额逐月增长,海淘客不断增多,坐在家里就可以“拯救”全球消费市场。

  海淘现象跟中国制造业出现的危机或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年因为中国游客境外扫货而导致物品脱销、断货的声音不绝于耳。日本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大陆游客赴日总数超过了240万人次,较上一年度增加了83%,增长了近百万人,达到历史新高,而且每人平均消费7000余元,比其他外国人高近3000元。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世界人民有目共睹,恰有一种把国外的水和空气也搬到国内的架势。

  据美国quartz新闻网站报道,2015年春节期间,许多中国游客赴日疯抢“智能马桶盖”,拿回家后却发现不少产品实为中国生产。这是中国制造的尴尬处境,就连国外的一些网民也调戏“中国制造”不行,但出门购买“Made in China”的商品已经越来越多。因为即使是中国制造,中国游客也多认为在国外买到的产品,质量更加让人放心。

  一位杭州的王先生在网上发布了一则微博称,其在旅游时发现,日本大阪销售的一款智能马桶盖产地竟然是杭州下沙,不由得发表感慨“兜了一大圈,买到的居然是自家门前生产的东西,名副其实地当了一次‘搬运工’”。而事实上,中国人蜂拥日本购买的马桶盖一点也不便宜,售价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比国内的高出一大截。在谈到中国对外依存度过高时一位领导人曾经幽默地说:“现在中国人买什么,什么就贵;中国人卖什么,什么就便宜。”有人说:中国游客是“会走路的钱包”,在海外,因为购买力惊人,中国游客成了“土豪”的象征。如今,跨境电商的兴起将对中国制造产生深远影响。如果中国的中产阶级连“吃喝拉撒睡”的各种生活用品都用海淘从海外购买,中国的制造业将进一步空心化,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将面临一场改变。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