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过很多对于模仿者的批评,也看到过很多对于创新者的赞美。
模仿者模仿他人的设计或技术,经常会招致批评,乃至于谴责,甚至是嘲笑。在中国的汽车业,这样的例子就不胜枚举。比如,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微型轿车QQ就曾经引起轩然大波。
2003年中,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推出了适合入门级消费者的微型单厢轿车QQ。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一款模仿的产品,模仿对象是大名鼎鼎的通用汽车旗下产品MATIZ。
第一代MATIZ于1998年投产,原创设计出自大师乔治亚罗之手。MATIZ自诞生以来,以其创新的设计,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及日本等汽车强国摘得各类褒奖10余项,全球总销量接近110万辆。在仿制品QQ上市半年以后,通用汽车集团将原版大宇MATIZ引进中国,但换用了雪佛兰SPARK(乐驰)品牌。
争议由此而起。通用方面的激动与不满自不待言,舆论似乎也暗示可以判定奇瑞的抄袭行为,但无论如何,最终的结论恐怕依然需要法律的裁决。
当QQ与SPARK比肩而立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他们的外型多么地相似,但我们肯定没有资格为这场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作出任何结论。作为一种反思,我们不妨看看他们的市场表现多么地不同。
作为模仿者,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的QQ决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在模仿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首先是速度和对市场的准确判断。奇瑞并非是在产品创新者的成熟市场上讨营生,而是以准确的判断为基础,不但开创了一片新兴的市场,甚至使得产品创新者成了姗姗来迟的失意人。
其次是对于产品的改造。奇瑞显然对国情与消费者心理有着比较准确的把握,考虑到一些大城市对小排量汽车的限行,刻意将发动机配置为1.1升排量。当然还有讨好年轻一族的数码接口一类的时尚玩意儿。
还有,相对于可以接受的工艺质量,其4.98万元的价格,比迟到的创新者要低30%有余,其成本与价格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这也很容易解释为什么QQ在街头已经司空见惯,但SPARK上市半年却依然难觅芳踪。
众所周知,很多土生土长的国内汽车企业都在艰难地以模仿为生,但象奇瑞这般在模仿创新中登堂入室者却如凤毛麟角,其中高下,不可不察。
考虑到很多复杂的因素,我对奇瑞心存敬意。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