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新型 >> 正文

无碍汽车业的自主创新

企业报道  2015-07-07 08:34:58 阅读:260

  据世贸组织相关人士透露,世贸组织专家组近日向欧、美、加、中四个当事方发布了关于汽车零部件争端的初步调查结果。结果基本上支持欧、美、加的观点,认为中国对超过整车60%以上的进口零部件按整车征税的做法违反相关贸易规则。

  汽车行业是一个典型的零部件组装行业。加入WTO7年来,中国汽车整车的平均关税已经从加入时的80%降低到目前的25%,汽车零部件的平均关税已经从30%降低到10%,而且取消了配额和许可证制度。但这一征税差别明显,许多汽车生产厂商大量进口汽车零部件,在国内组装为成品车,而后进行销售。这样,通过进口零部件组装成的汽车比直接进口的整车价格便宜,变相规避了至少15%的关税。中国采取的相关措施不过是在防止外国新车化整为零,避开关税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

  然而整车特征核定标准成了焦点。中国自2005年4月1日起执行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中规定,对大于等于整车价值60%的零部件征收与整车相同的关税。《办法》推出后,进入中国市场较晚、销量少、国产化率较低的奔驰、宝马、沃尔沃等车企联手要求“缓刑”。因而原定于2006年7月1日起实施的规定,延期两年至2008年7月1日实施。而恰逢此时出现的此事,对2008年7月开始实行的整车特征核定标准能否正常实施是个考验。

  我们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大额关税一方面能够防止进口避税,另一方面能够鼓励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如果我们对进口零部件不加以限制,我国企业就会成为纯粹的零部件进口商,进而沦为外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纯组装基地。这样无疑会严重阻碍中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

  对于本次裁决,业内也表示:如果生效,将对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因为人民币升值造成进口货物价格偏低,进口在成本上比原来更便宜,会促使合资企业以及外资更多考虑进口;但即便《办法》真的因败诉而终止,影响也仅局限于豪华车企,只会对奔驰这样极少部分豪华车企有利,不会影响大局。因为像豪华车奥迪在中国的销量之所以遥遥领先,就是得益于其国产化率高、成本低、定价有优势。而更多的车企本身就很少使用进口货,因而无碍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和发展的大局。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