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红柳林矿业公司15214掘进工作面,一台单臂锚杆钻车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支护作业。近日,公司为进一步提升矿井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掘进工作面员工劳动强度,改变员工支护作业方式,引进了行业领先的美国飞尔奇单臂锚杆钻车,主要用于掘进工作面帮锚、锚索支护作业。之前,公司掘进工作面帮锚、锚索支护采用气动手持式钻机人工进行支护,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经常出现帮锚、锚索滞后现象,严重制约了安全生产、快速掘进。
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公司先后到榆林银河薛家庙煤矿及周边矿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充分了解该设备性能、支护效率、维护保养等相关信息,结合支护实际情况引进了该设备。
该设备到矿之初,在设备调试、支护过程中出现作业平台设计不符合人机工程设计标准,设计位置不科学,作业空间狭小,人员无法站立,距离煤壁距离远,且帮锚支护作业时必须由两人进行支护、铺网协同作业方可完成,支护所需物料无法存放;铺网装置无法实现自动铺网,作业人员需要多次反复上下设备手动调整网片,易出现人员挤压事故;操作手柄设计与作业人员身高不相符等设计缺陷,无法满足现场生产支护实际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应强,副总经理王树斌带领生产技术部、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领导现场指导,反复试验,在连采一队的配合下,对作业平台进行了宜人化设计、改造,将作业平台空间进行提升,作业面积扩大了两倍,位置调整到人员作业适合的高度,符合人机工程设计原理,实现了作业人员科学作业,支护物料正常使用。根据凸轮原理加装油缸推移控制实现了自动铺网,设备行走过程中,网片自动收放,支护和铺网工序紧密衔接,实现了锚杆支护、挂网一次支护成型。这两项技术改造历时二十余天,在国内尚属首例,得到了公司、中心领导充分肯定,也得到了美国飞尔奇公司董事长拉芮、工程技术部设计员皮特的高度赞赏。
公司连采一队队长王宏梁兴奋的说道:“通过对作业平台、自动铺网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变2人支护2人挂网为1人支护1人挂网,避免了自驱动移动设备作业过程中出现人员挤伤事故,充分保障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极大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作业效率同比提高了30%,为煤炭行业实现帮锚支护作业自动化树立了典范!”。(李波)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