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从废墟上崛起的“明星”

企业报道  2019-06-19 21:38:03 阅读:1251

  ——全国百强福利企业延安市社会福利公司30年的发展史

  ■ 本报记者 霍世林

1.jpg

  ●左起第六为黄新元董事长和全体董事合影

2.jpg

  ●2017年6月15日中残联主席张海迪到延安市博爱医院调研脑瘫儿康复项目

  本文所记述的陕西延安市社会福利公司,以一个民营企业所具有的社会担当,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残疾人和弱势群体解忧,肩负起“扶弱、助残、济困”的社会责任,让这些弱势群体找到人生的坐标,实现幸福的价值!

  三十年前,这个企业在董事长黄新元的带领下,在延安东关一块废弃的不毛之地上,励精图治,呕心沥血,艰苦创业,创造出了奇迹。在延安市创下了六个第一:白手起家,创建第一条全自动汽车检测线,填补了陕北汽车检测领域的空白;创办延安市第一个机动车交易市场,填补了延安市场的空白;第一个托管陕西省民政厅所属企业荣军招待所,成为延安市第一个跨区域、跨行业尝试的企业经营;1993年放出陕西福利彩票的“卫星”轰动全省行业;创办延安第一家上规模的民营医院,改变延安医疗市场的落后状况,打开了延安医疗市场的竞争局面;第一个120急救中心诞生,让延安人的急救医疗有了保证。

  水以泽流乃称远,山因直上而成高。陕西延安市社会福利公司三十年的发展史精彩纷呈,屡创佳绩,在延安民营企业困难重重的今天,年创收入1.7亿元。可谓是福利企业的奇迹!

  大渡桥横创业艰

  30年前,延安东关长春路中段的一块荒地上,黄新元和一群怀揣创业梦的“泥腿子”在这里拓荒创业。在一无场所二无资金的情况下,他们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创办企业。他们要建一条延安乃至陕北第一家全自动汽车检测线,来填补陕北汽检保障领域的一个空白,把延安汽车检测技术带向高科技领域。这是一个大胆的思路,延安还没有先例,他们第一个尝试,面临一系列问题可想而知。

  这一举措是延安汽车检测史的新纪元,是一次革命,是对过去“眼看、耳听、手摸”的原始状态的革命。公司的掌舵人以超前的战略和胆识,把当前中国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引进到延安这块古老的红色土地上。面对设备厂家的质疑,延安人的顾虑,企业初办条件有限,决策者以敢上九天揽月的气概和决心开始创造奇迹的尝试。

  盛夏酷暑的延安,东关长青路,一帮“泥腿子”挥汗如雨,在烈日里平地挖土坑,建工棚,以前所未有的毅力和干劲创业建厂。延安人看到,这里一天一个变化,一天一个新模样。提供设备的厂家为他们的速度所震撼,厂家做梦也想不到这个初创的小企业会有如此的速度和干劲。延安的交通管理部门也对这个企业刮目相看,与他们签了合作检测的协议。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一旦敲定就不能有一天的延迟。延安汽检中心的建设速度让合作厂家可望不可及,厂家设备不能如期供给,给干劲冲天的创业者们当头一棒。因为就算设备到位,仅安装按常规都得三个月时间。眼看仅剩一个月,他们心急如焚,几次南下帮设备厂家赶速度,动员一切力量,不分昼夜,安装调试,最终用26天完成了三个月的工作量,设备如期安装调试到位。

  当延安汽检中心的检测线在欢乐的锣鼓声中诞生,延安的汽车检测结束了落后手段,步入了一个新纪元。“自力更生、快速高效、艰苦创业”为主要内涵的“汽检精神”由此而生。

  检测线的诞生,让企业拥有了起跑线。公司相继开办了汽车修理厂、汽车贸易、二手交易市场等,企业迎来了千树万树熬苦寒,忽如一夜万花开的局面。

  时光荏苒,行业竞争不断地严峻,机动车检修遍地可见,一枝独秀的格局被打破。企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何去何从摆在面前。

  机遇终会和有准备的人握手。黄新元董事长和他的决策层面对发展的瓶颈冷静思考:“到目前为止,企业取得这样的发展,就是得益于预先把事情想清楚,把战略的步骤、尤其是出了问题如何应对,一步步一层层都想清楚”,他们达成共识:这就是必须要在市场竞争中寻找机遇,拓展新领域,要脱胎换骨,要在竞争中离去,竞争中诞生。

  当时延安正实施“中路外扩”和老城保护战略,对企业行业分类,归市划分。公司认为新的机遇又一次产生,他们重新选地,在城郊的李渠镇果断征地46亩,投资一个亿建成了集汽车检测、营销、交易、维修等为一体的现代新型汽车园。公司搭上了延安发展的快车。

  当人们进入汽车园,那块很醒目的奠基石诉说着功能先进,布局科学,设施齐全,环境别类的内涵和企业文化的底蕴。诉说着企业发展的历史,讲述着企业职工的获得感、成就感。面对企业职工的笑脸和他们不减当年的干劲,人们体会到了这个企业的不一样和别具一格。不忘初心,敬业爱岗,艰苦奋斗,随处可见。

  凤凰涅槃,这是一次华丽的脱胎,在扩大规模中,有了功能的提升,规模的跨越,在升华中获得成功。从长青路到李渠镇碾庄园区,企业成为陕北地区福利企业最大的汽车营销集散地,连年利润递增,让同行刮目相看。2001年创办二手车交易市场,在15年来的发展中品牌效应得到了日益彰显。

  博爱彰显护健康

  进退取舍,存乎一心。秉承社会福利宗旨,以转变发展方式来谋求企业发展,以改变延安的落后医疗条件提高圣地延安的医疗健康水平为己任,公司于1998年投巨资创办了延安市博爱医院。这对于公司来讲,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企业职能和社会责任来讲,延安有8万多名残疾人,为残疾人提供医疗健康和康复的医疗设施,是福利企业的职能所在,彰显出福利企业应有的社会当担。博爱医院的诞生,使延安的医疗行业形成了多元化医疗格局,也形成了公司以“多种经营”服务群众、回报社会的良性态势。

  1998年6月28日,时任延安市委书记高宜新,市长刘孝文,市人大、政委等主要领导来到现场关心和支持博爱医院的发展。可以讲博爱医院的诞生惊动了延安社会各界,当时创办虽然只有40名医务职工,30张床位,但这是延安首家服务社会残疾人的医院,而且是由企业来创办。

  ——造福社会、利行天下,将福利企业的职能转化成一种社会责任担当。面对延安8万多名残疾人,面对孤寡者、特困户、下岗职工这些弱势群体,博爱医院以“福利、救济、康复、救助”的办院方针,给社会带去温暖和健康。凡残疾人在延安市博爱医院就医者,均能享受免门诊、挂号、化验等相关费用20元/次的待遇。博爱医院还与全市13个县区开展联合医疗直通车,每年下乡义诊40次以上。医院还组织志愿深入农村基层,送医送药,到社区为老红军、残疾人进行义诊,尤其为社会称道的是:医院弘扬人道精神,奉行爱心助残,在延安同行业中创出多个第一:

  1999年第一家在延安成立了急救中心,为老区群众开通了拯救生命的“绿色通道”,以“快速、准确、高效”的急救原则,担当起群众的生命保护神;2000年,在延安成立了首家低保救助中心,将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放在重要位置;2009年医院被陕西省卫生厅评审为二级甲等医院,成为首家取得如此等级殊荣的第一家民营企业医院。2010年5月6日,医院由省、市红十字会授予红十字医院,成为延安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民营医院。在急救中心成立不久,一工地28名农民工发生食物中毒,急救中心第一时间赶到,经过14个小时紧急抢救,使28名农民兄弟全部脱险康复。年仅19岁的农民工向建军,在工地不慎触电,造成重度电击,在心脏、脉搏、呼吸停止10分钟之久的情况下,在博爱医院的救治下起死回生。他说将永生铭记博爱医院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博爱众生,传递爱心,用红十字精神展示博爱精神。作为一所非公立性的二级甲等医院,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成为该院多少年来的秉承宗旨。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质量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医院等级评审、三好一满意,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等活动中被中、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协会授予“爱婴医院”、“二级甲等医院”、陕西省“医院感染管理先进单位”、陕西省“助残先进单位”、陕西省“红十字医院先进集体”、延安市“文明单位标兵”、延安市“中国社会组织等级评估AAAA”等荣誉。

  在每年的全国助残日,医院都要组织专家或上街、或登门到残疾人和贫困户家中进行义诊。从2009年院长高阳带头义务献血的那天起,这项爱心行动坚持至今全院有300多人参与了义务献血,每年献血量在五万毫升以上,累计献血量近100万毫升。仅院长高阳一人累计献血5000毫升,并荣获全国“义务献血先进个人”称号,这在全市医疗行业中博爱医院是头功,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博爱”良好的医德医风,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在延安赢得了百姓信赖和医者信赖。从十几张病床发展到今天拥有500张病床,全年门诊量由2007年的54000人次上升到2018年的226576人次,增长了420%,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医疗为民”为办院宗旨,在延安生根壮大。院长高阳被延安市政府授予首届“优秀民营企业和杰出民营企业家”的殊荣。

  豪迈启航路更远

  扬帆敢破浪,创业何惧困难多。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延安社会福利公司在发展的艰辛里程中走得更豪迈、更坚定。在一次次华丽的脱胎和改革中,公司不断探索,不断挑战自己,挑战市场。1993年陕西省民政厅所属的荣军招待所,由于经营不善,近年亏损,省厅在全省民政系统范围内进行了招标经营,被延安福利公司一举夺魁。凭借公司坚强的团队,艰苦创业的作风,超前的经营理念,优质的服务,招待所一年内扭亏为盈,客房盈利增到85%以上,在同行里以小为强,创造奇迹,获得全省民政系统赞誉不绝。

  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承包陕西省民政厅招待所和销售福利彩票,对于延安市社会福利公司都跨行业经营。然而他们一次又一次成功了。

  据公司董事刘总介绍:我们公司上下几十年来,从董事长黄新元到每个员工勤俭节约的作风一点也没有丢失,董事长出差从不坐头等舱,不住单间,30年前同司机住标间,现在仍然如此,从不讲排场,不乱花一分钱。董事长在公司定了一条铁规则:领导出差不接不送,多少年来谁也不能破除。在他的身上真正体现了打铁自身硬。

  董事杜总,追随黄新元董事长几十年吃苦耐劳,他讲到:在公司几十年来学到最扎实的功夫,就是能吃苦,天大苦都能吃,因为董事长那种自强不息超前发展的战略意识,求真实务的作风,开拓进取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人。我们公司之所以有今天,就是拥有这一点。董事长认定的事从未气馁过,每走一步都是锲而不舍,坚持到底。最终能得到属于我们的成果。现在市场转型中一家又一家企业经营困难,而我们公司蒸蒸日上,前景无限。

  黄新元,绥德汉子,三十年前放弃铁饭碗,走别人没有走的路,组建了延安福利公司,他认为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奇迹是在不容易的道路上绽放的。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过去的不再回来,回来的不再完美。这是他的理念也是追求。他追随的是人生没有等待只有开拓进取。

  他说过:“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功,他上演了一幕幕创业发展剧,而且很精彩。他让延安社会福利公司从年收入几十万发展至今几个亿元。公司先后安排就业职工千余人。而且先后五次解决职工住房,让公司每一个职工安居乐业。他设计延安福利公司的未来蓝图,创造延安养老怡康中心,他正在建几万平方的福利大厦,让公司每一个职工拥有幸福感、成就感、获得感。这是他的人生追求也是奋斗目标。

  一滴水中可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延安社会福利公司从一堆废墟中走到今天,成为全国的“明星企业”,董事长黄新元荣获全国百名福利企业家的称号。值得我们记忆,值得延安人赞誉。他们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美好明天。祝福延安社会福利公司明天更美好。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超前思维,不断进取永远放彩。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