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木煤矿:地上“三线”体验井下“一线”艰辛
“井下工作真不容易,这次我深有体会。”“是啊,今后我们更应该珍惜岗位,更好地服务一线。”7月24日中班,陕西永陇能源崔木煤矿两名机关后勤的职工升井后这样谈起自己下井的感受。这是该矿组织开展的机关人员“走千米巷道,增工作效能”井下体验活动的一个情景,也是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的一项重要活动。
由于多种原因,前段时间该矿22307工作面顶板预裂爆破工程没有实施,造成工作面来水严重,水流中裹挟着煤渣顺着机巷倾泄而下,给矿井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增加了井下生产一线的工友们的劳动强度。在抓好矿井生产建设的同时,该矿为让矿机关科室干部职工体验井下一线职工的辛劳,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增强服务一线意识。为此,从7月24日起,开展了“走千米大巷,增工作效能”机关人员井下体验活动。
该矿组织地面党群、人力、经管、财务、供应及安技调等机关后勤、职能科室部分干部职工21人,分早、中班时间两批次到该矿综放区22307工作面机巷进行清理淤煤活动,实地感受生产单位现场施工情况,现场体验一线职工的井下生活。
24日中午一点半,参与中班清理工作的11名机关人员在矿党委书记颛孙祖田的带领下,换好工作服,穿上矿靴,围好毛巾,佩戴好矿灯和自救器,经过入井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宣誓后,他们进罐笼、乘坐胶轮车、走大巷,深入到该矿22307工作面机巷的生产现场,进行淤煤清理工作。
只见该机巷右侧联络巷内,两个宽3米,长5米,深度分别有1米和2米的过滤池,池边一侧堆满了淤煤,约有10余吨,象两个小山丘。从工作面流淌的水夹杂着煤渣源源不断地流淌进两个水池。
为做好此项工作,该矿党政领导亲自安排,对下井路线、时间安排、人员分配精心部署,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体会三不误。
来到现场,在综放区当班管理人员的分配下,下井体验人员分成两组,一组在皮带机巷围堰内清理,一组在皮带机旁淤煤池边清理。看到池边堆积的煤渣,大伙争先恐后地拿起铁锹,忙碌起来。
四个多小时紧张而有序的劳动,让每一名体验人员早已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精疲力尽。矿人力部张秉雄感慨道,以前光知道生产一线的工友们辛苦,没想到如此的辛苦。今天参加这个活动,真的非常钦佩井下工友们的付出与坚韧,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更加积极地提高工作水平,提升工作质量,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煤矿井下一线是企业的主战场,是效益的主源头,没有井下一线职工的辛苦劳作和勤奋耕耘,就没有矿井的当前发展和未来持续。与井下‘一线’脱节可能会导致地上‘三线’作决定、搞服务不以职工利益为出发点,而影响矿区安全生产。”该矿党委书记颛孙祖田说,“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密切机关与基层的联系,让三线人员接地气、出出汗、酸酸腰、沾沾煤,增加与一线职工的感情。”
据了解,此次体验活动共有21人参加,共分6天12个班次,深入到工作面。
通过活动的开展,使非生产机关科室人员真正在思想上有新感悟、作风上有新改进、工作上有新提升。物资供应部科员陈拴兴深有感触地说,今后要学习一线职工们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化亲身感悟为实际行动,做好本职工作,竭诚为一线职工服好务,积极投身到矿井发展建设中。(孙兰军)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