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蓝领工人成就非凡人生

企业报道  2017-01-06 19:19:20 阅读:490

  ■ 郭新燕 文/图

  郑贵有,北重集团液压机械厂的一名普通技术工人,“郑贵有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中国兵器集团首席技师,全国劳模。

  2016年1月份,他以一线工人的身份当选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范围内一线工人当选这个职务的第一人。

  12月8日,第十三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郑贵有荣获“中华技能大奖”,表彰会后,郑贵有作为受表彰的高技能人才代表在中南海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郑贵有之所以成为当代工人的佼佼者,离不开他长久以来在工作岗位上练就的那股“拼劲儿”。

郑贵有面对面教学

郑贵有面对面教学

  不服输 不怕苦 他就是榜样

  1992年,郑贵有从北重集团技工学校毕业,进入了北重集团。

  在机械加工行当的车、钳、铣、刨、磨各工种中,车工排行老大,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工种。在不服输、不怕苦的郑贵有身上,似乎天生就有干车工的灵性。

  工友们说,郑贵有的工具箱内,藏的都是宝贝。的确,在空间有限的工具箱里,有一半的地方堆满了各式各类的书籍,这里就是他汲取营养的起点。

  虚心求教又爱钻研的他,实现了三个月提前出徒独立操作、三年成长为全厂最年轻的车工班班长的职业规划。

  普通车床在所有机床中最灵活,也最讲究个人技术和加工方法的运用,是机械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中的基础,在制造业里无论多么先进的工艺、产品,在试制、试验阶段,最离不开的就是普通车床。通过不断学习,他在普通车床上练就了一身绝活。

  俗话说,车工怕车杆,刨工怕刨板。2008年郑贵有就碰上了一个车长杆的难活儿。

  当时,公司生产的高压水压试验机冲洗对齐测长装置需要加工两根20毫米粗、2100毫米长的长杆。可郑贵有使用的车床只能加工最大长度为1800毫米的工件。为了保证加工精度,他从工件装夹和刀具使用上下功夫,每天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9点,周六日也不休息,连续干了半个月,高标准完成了任务。

  2010年,郑贵有被分配操作厂里引进的大型8米立式数控车床。从没有接触过大型数控车床的他反复研究车床说明书,边学边干,很快掌握了车床的操作技能。

  他潜心钻研,在长杆、轴类加工中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加工方法。2014年3月,以郑贵有名字命名的“细长轴在普通车床的加工”发明专利正式获得国家专利局受理,他被破格评为工程师。

  在同志们的眼中,郑贵有就是榜样,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说他干起活来从不惜力,别人不愿意干的活他干,只要是他担负的生产任务,不管时间要求多紧,工作量有多大,技术要求多高,他从不计较,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好多次,由于工作劳累郑贵有高烧40多度住院治疗,病刚好他就又出现在了工作岗位。

  勤思考 多琢磨 成就全国劳模

  2006年,北重集团的“自主研制世界上最大的首台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建设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生产线”项目被正式列入国家重点项目。北重人以自主创新、挑战极限的大无畏精神,历经三年建设,最终实现了在“极端制造”领域的突破,打破了国外的产品垄断。

  2012年底,已运行多年的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的主油缸在维修时需要进行机械加工。此次维修加工难度大、技术复杂,是一项在机加制造中从未遇到的难题,北重集团为此拨专款近千万元购进一台专用设备。当领导把艰巨的维修项目任务交给郑贵有时,这个攻关强手一时犹豫了。

  油缸高3.4米、重23吨,郑贵有从没见过,更没干过这样的庞然大物。他白天在单位冥思苦想方案,晚上在家挑灯夜战苦学,有时在梦境中都会出现思考的问题,同事们也为他捏了一把汗。

  维修方案出台后,郑贵有经过前前后后两个多月的鏖战,终于将这个大家伙雕琢成了图纸上的形状。经检测,各项尺寸均符合要求,圆度、圆柱度保证在了4丝以内,节省外委加工资金62万元。

  听着挤压机徐徐地开动,看着一根根十几米长的通红钢管从挤压机中挤出,郑贵有自豪地回忆:“那么大、那么重个东西是从我手里干出来的,咱们公司的技工可从没干过这么大的油缸。”这次难忘的实践,又一次给他的技术增添了重重的砝码。

  三年后的2015年6月,北重集团特种钢管分公司大修设备拆开这个油缸时,仍然完好无损。同年,以他名字命名的“郑贵有超大口径重载液压缸缸体加工法”被编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创新竞赛成果荟萃》一书。

  2015年4月份,他被授予了“全国劳模”称号。

  讲节创 做交流 发挥正能量

  2015年,经过科研及反复试制,某军用产品在北重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该产品基座内外座圈属于超大直径轴承,生产难度大、要求精度高,一直以来都是外委到其他厂家带料加工,外委一套25万,仅2015年就需要成品7套,往返加工费时费力且生产成本高。经过仔细研究,生产组织部门修改了加工方案,这个艰巨任务再次交到了郑贵有手上。针对滚道硬度高的情况,他采用立方氮化硼刀具并优化切削参数,最终圆满完成了加工任务。

  此外,郑贵有还承担了某重点军品科研试制产品焊接壁薄件关重件加工、出口印度高压水压试验机细长轴和细长丝杠关重件的加工等多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完成科研试制、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项目130余项,累计为公司节约570余万元。

  2013年8月28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命名揭牌仪式”在北重集团会议中心举行。郑贵有作为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负责人,带领团队以创新为突破口,积极在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上大力开展工作,共完成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达50余项。同时,他和同事们在工作室通过技术讲座、技能演示、经验交流、现场指导等方式,毫无保留地传授个人技巧和操作经验,仅举办车工技能培训班、高技能人才技艺现场演示等就达近20余场,使近千名技能人才从中受益。

  这些年来,郑贵有凭着出色的技能、高尚的品德,先后荣获自治区职工职业技能比赛车工第一名、自治区劳动模范、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金牌工人、自治区职工创新工作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全国技术能手、中国兵器首席技师等多项荣誉,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