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英歌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为了救治血液病患者,其中以白血病居多。目前,我国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有百余万人,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新增4万人。非血缘造血干细胞吻合的概率非常低,配对成功的概率仅有几十万分之一,而在河南义煤集团千秋煤矿,六年内有6名矿工同时配型成功,挽救了6名异地的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这在全国都非常罕见,堪称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传奇。
奉献爱心的李鹏
34岁的李鹏,是千秋煤矿机电四队副队长,2009年,他参加了煤矿组织的“献爱心”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当时在志愿捐献同意书上签字时他曾表示:“如果有需要,就毫不犹豫地捐献。”
2011年1月,李鹏接到三门峡红十字会的通知,他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与上海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后来在经历了高配、体检合格程序后,确定配型成功。同年3月21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他一次捐献120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义煤集团公司首例、全国第2079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感恩矿山的王小博
王小博今年34岁,是千秋煤矿供应科职工,经常义务献血。2009年6月,他和同事们一起参加了三门峡市红十字会血样采集活动,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在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后,他表达了强烈的捐献意愿。
2011年8月18日,王小博进入河南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经过4个小时的连续采集,162毫升鲜红的血液从王小博的体内缓缓流出,挽救了福建一名患白血病的13岁男孩,成为义煤集团公司第二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在全国排在第2346例、河南省第223例。
永不后悔的李建新
39岁的李建新是千秋煤矿运销科职工。2010年夏天,李建新一家三口到北京旅游,他在王府井大街上看到一辆献血车后就忍不住挽起袖子献了一袋血,这已是他第四次献血了。
2011年11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李建新突然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陌生电话:“你血型里的指项与一位急性白血病患者相符合,你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救他吗?”对方自称姓王,是北京航空航天医院的医生,也是那位白血病患者的主治医生。
想到自己能救人一命,李建新当即痛快地答应了。2012年1月中旬,配型成功。
李建新说,等待他救助的那位白血病患者是驻马店平舆县人,而且是急性白血病。由于患者体型高大,需要从他身上采集3次干细胞,每次200毫升,才能救活患者。
回到家后,李建新一直感到身体不适,两只手肿得像面包。农历正月初八,李建新住进了义煤集团总医院,每天都要输液打针,短短十几天,他的体重下降了5公斤。但他说:“我从不后悔!”
演绎大爱的豆亚杰
“想到自己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我心里也是说不出来的高兴。”2013年9月4日,豆亚杰从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移植自己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的北京患者正在逐步康复中,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13年8月22日上午是正式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日子,豆亚杰在妻子的陪同下,走进了郑州市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由于豆亚杰的血管比较细,在采集过程中,护士努力了好几次,导血管虽然插入了血管,但是却不能成功地分离出造血干细胞。此时,豆亚杰的双臂已经被针头扎得发青,护士都不忍心再下手了。但想到北京的白血病患者正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豆亚杰忍着疼痛,对护士说,抓紧时间继续来吧,有人还等着它救命呢。最终,在经历4个多小时的采集后,17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被顺利收集起来,成功地挽救了一位北京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成为千秋矿第4例、河南省第374例、全国第366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与爱相“髓”的王大伟
2014年1月15日中午,河南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一切准备就绪。千秋煤矿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王大伟平静地躺在病床上,从容不迫地伸出了双臂。4天前,王大伟在妻子王欢的陪同下,走进了省肿瘤医院,为与他配型成功的一名素不相识的北京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王大伟今年35岁,是千秋煤矿供应科工会主席。2013年10月30日,王大伟接到三门峡红十字会人员打来的电话,通知他与外地的一名17岁患者造血干细胞高配成功,如果患者体检合格,就能接受造血干细胞捐赠。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积极锻炼身体,时刻准备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他人带来生命的希望。当天12点40分,医生小心翼翼地将静脉注射针扎进了王大伟的手臂,一旁的血细胞分离机开始运作,血液从一个手臂里输出经分离机采集造血干细胞后,再从另一个手臂里输入。
17点10分,经过4个小时的紧张采集,带着生命希望的198毫升造血干细胞被装进中华骨髓库干细胞储运专用箱里,在第一时间内空运至北京,输入患者体内,挽救患者的生命。
王大伟是继该矿职工李鹏、王小博、李建新、豆亚杰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第五例成功捐献者,河南省第402例、全国第3942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奉献不止的万宝午
2016年8月18日上午,千秋煤矿为该矿第五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万宝午赴郑州捐献造血干细胞举行了庄严而又隆重的欢送仪式。
万宝午是千秋煤矿机修厂的一名职工,在2009年参加了该矿组织的“献爱心”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16年6月,他捐献的造血干细胞与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后,此后的两个多月里,在经历了高配、体检合格的程序后,确定配型成功。
中午12时50分,经过将近4个小时的紧张采集,带着生命希望的200ml造血干细胞装进中华骨髓库干细胞储运专用箱里,争取在第一时间内输送到患者体内,挽救患者的生命。万宝午是全国第5878例、河南省第569例、义煤集团公司第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自2009年以来,千秋煤矿就积极鼓励职工志愿参加由三门峡红十字协会举办的造血干细胞采样活动,共计百余名职工在活动中建立了血样,且在6年内就有6名职工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同时配型成功,挽救了6名异地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这在全国都非常罕见,堪称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传奇。他们由此被称为最有爱心的“矿工六兄弟”。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