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瑾
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组织,是企业各项制度、工作的执行者和落实者。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实施“持续驱动、转型发展”战略关键在班组。如何搞好基层班组建设是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面对这一课题,笔者认为,国有企业搞好基层班组建设关键在于实施班组“教育型、自主型、带动型、影响型、引导型、激励型、创新型、高效型、和谐型、安全型”为一体的“十型”管理模式,才能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夯实企业管理的根基,推动企业可持续安全发展。
一、实施班组教育型管理
在班组管理中教育很强的导向性,只有重视教育管理,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才能收到教育带来的良好效果。为此,国有企业班组长要灵活运用教育方式,做到对待“三违”人员要有爱心,培训帮助要有耐心,积极探讨人性化的安全教育和处罚模式,有针对性地消除员工带有倾向性的心理障碍,让责任人充分认识到错误的危害性、制度的严肃性和纪律的重要性,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批评中有教育,教育中含批评,使责任人自觉改正错误、提高认识,才能夯实企业管理的根基,推动企业可持续安全发展。
二、实施班组自主型管理
在班组管理中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关键靠自主管理。为此,国有企业要按照企业文化的行为要求,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在企业内部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员工绩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安全工资考核实施办法》等管理办法,激发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班组管理中,班组长要切忌枯燥的说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员工身边的事例或生动有趣的故事,通过像拉家常一样的方式,逐步规范员工的日常安全行为,从而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达到班组自主管理之目的。
三、实施班组带动型管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组长在基层班组管理中示范带动至关重要。为此,国有企业班组长要不以自己有一点权力就自视高于班员,坚持以人为本,强调“设计师”角色,淡化“指挥家”角色,营造具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在日常班组安全管理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挑员工不想干的脏活、重活去干,以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动全体员工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
四、实施班组影响型管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组在优秀员工的带领下可以激发班组内生动力,提升班组核心竞争力。为此,国有企业班组长要注意团结班组成员,要大胆重用那些思想素质过硬、业务技能较高、工作踏实肯干的员工,逐步培养班组安全生产骨干力量,并作为标杆;在关键时刻完成高难险重任务,营造骨干攻坚的良好氛围,从而带动其他员工共同进步。
五、实施班组引导型管理
正确的引导在班组管理中具有很强的效应,通过开展活动加以引导可以凝聚班组建设正能量。为此,国有企业班组长要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一些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技能竞赛、故事会、文体娱乐活动等,满足员工的业余生活需要。在活动中潜移默化渗透安全理念,规范员工安全行为,使员工全身心投入到安全生产中,统一思想和目标,提升班组核心竞争力。
六、实施班组激励型管理
在班组管理中只有注重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才能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国有企业班组长要大力实施班务公开机制,让员工参加班组民主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论是任务分配,还是奖金分配,班组长让大家共同参与讨论,各抒己见,在遵守原则的前提下,采纳多数人的意见,作出正确的决定,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从而使员工在工作中处处想安全,事事保安全,圆满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七、实施班组创新型管理
在实施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生产工艺的改进,技术设备的改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都依赖于员工。为此,国有企业班组长要教育引导员工立足岗位,大力实施岗位创新,在岗位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上重新审视自己,以创新的理念干好本职工作。大力开展以“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窍门”为重要内容的群众性“五小”创新活动。把班组员工自觉、自发的创新活动与对企业的贡献度紧密结合,把企业的认可与员工的贡献紧密结合,激励更多的员工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鼓励员工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方面做到人人有建树。
八、实施班组高效型管理
效率就是生命。只有打造一支高效型员工队伍,才能坚决克服那种“一慢、二看、三等待”和互相推诿扯皮的不良现象,把班组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此,国有企业班组长要教育班员深刻把握“决不能把工作仅仅看成是挣工资、谋生的手段,而要当作是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基本要求”的真正内涵,做到行动反应快、工作节奏快、工作效率高。培养班员“重实际、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干事一抓到底,抓必见效;工作中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行为,杜绝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爱岗敬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杜绝无故迟到早退、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等现象;严格产品质量,按时完成领导及班组安排的工作任务及临时性工作。
九、实施班组和谐型管理
提升班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营造“团结、拼搏、互助、相融、快乐”的班组文化和人际关系,让员工感到集体的温暖。为此,国有企业要以情感投入为切入点,让员工有“满意感”:班组长要强调“设计师”角色,淡化“指挥家”角色,营造具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对员工提出的问题要按照“能解决的马上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说明原因,不能解决的做好解释工作”的思路,向员工解释清楚,取得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密切干群关系;让员工有“归属感”:运用情感内化机制进行管理,班组长要以身作则、目中有人、心中有数,加强交流与沟通,使干群关系融洽,确保优秀员工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让员工有“成就感”: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各种机制,为员工搭建创造性起飞的平台,满足员工成就事业、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愿望,鼓励员工创新、拔尖、成才。
十、实施班组安全型管理
安全生产是事关社会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只有夯实基层班组安全管理的根基,才能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此,国有企业要以实现“安全第一、违章为零、事故为零”为目标,培养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的理念,“预防为主、安全为天”的意识;“安全维系其生命、健康与幸福”的伦理观;“安全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价值观。班组长要深刻把握“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深刻内涵,认真做好“班前安全确认、开工前安全确认、施工过程中安全确认、施工结束后安全确认”工作,及时掌握上岗员工体力、精神状态、作业环境、隐患整改等情况;明确岗位安全责任,做到关键作业有联防、关键岗位有监控、关键时间有人盯、关键地点有防范。同时,教育引导员工在岗位区域安全联责、安全出勤联保活动中,所在班组实现安全生产,积极排查安全隐患、提安全合理化建议,构筑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重装集团乾泰公司)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