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破解快递污染亟待构建绿色标准

企业报道  2016-11-18 20:22:06 阅读:348

  ■ 张全林 职员

  国家邮政局今年10月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中国快递包装年耗用量惊人,2015年共消耗包装箱约99.22亿个、胶带约169.85亿米,这些海量包装垃圾可以摆满近20万个足球场。网购包装造成的浪费和污染令人担忧。(11月17日《南方日报》)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包装物的总体回收率不到20%。在一些发达国家,纸板类包装物回收利用率达45%左右,塑料类包装物回收率则在25%左右,而我国快递业中的纸板和塑料实际回收率却不到10%。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在享受了网购的狂欢后,面对大量的快递包装一扔了之是常态,由此造成的浪费和污染难以想象。

  目前,塑料一类的包装材料几近无人回收。纸箱虽有人回收,但价格极低,缺乏效益诱力,如果缠太多胶带也没法再利用。还有一些塑料袋会被撕破、污染,没办法二次使用。而气泡袋回收成本很高,基本没企业来做。因此,最可行的办法是更新快递包装的材质,使用可降解材料。这在技术上不是问题,但成本是个障碍。绝大多数快递包裹用的都是不可降解胶带。一捆全长约265米、宽6厘米的普通胶带,在网上的批发售价约为10元左右,而购买同样规格和长度的牛皮纸胶带价格接近40元。单是这个价钱的差距就让商家难以环保起来。如鼓励使用可降解材质,财政可适当补贴。而对回收价值不大的包装材料,需要启动税负调节,谁使用,谁善后,倒逼非绿色包装材质退出市场。

  快递行业构建包材回收体系需要社会化的配合。如果达到逆向物流到了企业的仓储后,马上就有下家专业化的处理企业来有偿回收,包材回收产业才能真正活起来。

  对包装物的回收,激励机制不可或缺。无论是押金制,还是返还积分、赠送折扣等回收方式,都值得探索推广,最终扩大覆盖范围,实现回收行为的常态化。

  快递的各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化解包装盒之困才能成真。在缺乏“行规”的情况下,快递行业自弹自唱,不可避免会导致快递包装物使用乱象丛生。作为快递企业,有义务在收寄、分拣、封发、运输、派送等各个环节减少对包装的消耗和环境污染,配合生产企业建立废旧包装回收设施。作为电商平台及卖家,应尽量选原材料用量少、可回收物资含量高的包装制品,建立分类回收利用制度。作为消费者,应树立快递包装低碳化理念,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鼓励重复使用包装物,将快递包装通过回收渠道进行回收。

  快递污染减量化、包材资源化的实现,需要快递企业、电商平台及卖家、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但筹码不能全部压在自觉上,立法推动才是托底措施。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