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十三五”时期,白酒业靠什么赢得未来?

企业报道  2016-04-01 16:50:55 阅读:495

  ■ 蔡开云 稻花香集团常务副董事长、总经理,稻花香酒业公司总经理

●稻花香集团常务副董事长,总经理,稻花香酒业公司总经理 蔡开云

●稻花香集团常务副董事长,总经理,稻花香酒业公司总经理 蔡开云

  引言

  新理念、新目标、新梦想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十二五”时期,白酒产能过剩、限制三公消费、酒驾入刑、白酒市场萎缩等等因素,让中国酒业集体陷入迷茫期。尤其是2015年,世界经济低迷,人民币持续贬值,资本狂飙风云变幻、跌宕起伏,互联网+、大数据、P2P、双创、孵化器、众筹汹涌澎湃,让中国白酒业迈入了深度调整期。也让人们不禁想起唐诗人许浑《咸阳城东楼》一诗中的这经精典。

  正值社会经济激荡变革的关键时期,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我们带来了新理念、新目标、新梦想,引领我们跨步走在实现中国梦、白酒梦的道路上。

  五大发展理念引航中国梦、白酒梦,为中国白酒业的转机提供强劲的动力。对酒业来说,“创新”是动力、“协调”是方法、“绿色”是基础、“开放”是条件、“共享”是目的。在新理念、新目标、新梦想里,我们清晰地看见了中国白酒未来的希望。

  “十三五”,中国白酒业何去何从?中国白酒业靠什么赢得未来?

  吾以为,在新理念、新目标、新梦想的牵引下,若要全面提振中国白酒业,必须全面理解以下8个关键词——人、核心价值观、战略、创新、产品、品牌、模式、联盟。

  人——是白酒业最根本的生产力

  我有个观点:中国白酒振兴需要人来完成。人才是酒业发展最根本的生产力。

  伟人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人定胜天。“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提倡以人为本,创造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被称为“鞍钢宪法”,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

  东汉思想家王充也说过,“人有知学,则有力矣”,“人,物也,万物之中有智慧者也……天地之性,人为贵”。那么,人贵在哪里?

  马克思说:“生产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能力。”科技是生产力,但它不会无缘无故地冒出来的,它要靠掌握了一定科技知识的人发明创造出来,没有人们的发明创造,就不会有科技成果,没有了人才,创业、科技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酒业腾飞,必须以人为本。没有人,什么都无从谈起。

  当然有了人才,没有正确的人才观,有了不用,一切也是枉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过来影响生产力。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在未来,我们必须要从制度建设开始,构建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激活人的潜力,最大程度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凝聚有理想有智慧有作为的人生与白酒事业,依靠优秀的人,构建先进的生产力。只有如此,我们才有赢得未来的能力。

●在稻花香酒业2015年度总结大会上,蔡开云(右一)为获得最佳贡献奖的经销商颁奖。

●在稻花香酒业2015年度总结大会上,蔡开云(右一)为获得最佳贡献奖的经销商颁奖。

  核心价值观——行业凝聚力的旗帜

白酒是有灵魂的。

  白酒业必须要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而这一核心价值观也必须与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一脉相连,只有这样,中国白酒业才有凝聚力,才能坚定白酒业的信念。

  在伟人毛泽东的整个思想中,处处都鲜明地反映出他的价值思想和价值观念——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政权的唯一的最高宗旨。窃认为,白酒的价值观之一就应该是“为消费者服务”。

  曾几何时,许多人怀着“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运营白酒,因此跟风、假冒、伪劣现象层出不穷,只要挣到钱就不择手段地恶意竞争,结果对白酒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白酒本是中华文化的符号和载体,白酒的本质是促使人健康。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白酒价值观被扭曲了,个别白酒品牌与腐败挂钩,刻意把白酒消费者分为不同阶层;一些品牌包装过度,劝酒、滥饮现象被标榜为豪放等,阻碍了白酒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试想,一个没有核心价值观的行业会走多远?

  稻花香创业30多年,一直以白酒为主业,几经沉浮,历经坎坷。今天,稻花香品牌为什么能够荣登白酒十强品牌榜,实践证明,其原因就是稻花香为消费者服务,被消费者认同。

  毫无疑问,没有核心价值观,行业的发展就没有主心骨。只有在白酒业树立起鲜明而正确的为消费者服务的核心价值观,行业发展才有凝聚力,那些志同道合的能人志士才会涌到白酒业,社会和消费者才会认同我们的事业。

  当然,白酒业核心价值观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顺势而为,内涵趋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白酒业竖起的旗帜才会鲜明,才会更具时代价值。

●蔡开云(前排右二)陪同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前排右三)一行参观稻花香集团文化旅游项目——龙泉铺古镇。

●蔡开云(前排右二)陪同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前排右三)一行参观稻花香集团文化旅游项目——龙泉铺古镇。

  正确战略——确保白酒业的方向正确

  “战略决定成败。战略正确,细节执行才会有意义,错误的战略只会导致行业发展南辕北辙、全军覆没。”这是稻花香集团董事长蔡宏柱一贯的主张,也是稻花香经营的指导思想。

  翻开中国近代革命史,可以发现中国革命的成功离不开毛泽东战略思想的指导。每当历史的重要关头,毛泽东总是以超常的智慧,作出具有前瞻性的伟大战略决策,领导革命航船迎着狂风暴雨,绕过暗礁险滩,战胜惊涛骇浪,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从中国革命成功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中国白酒要战胜困难、走向胜利,就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战略思想。

  那么,“十三五”时期我们白酒企业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战略呢?

  首先,白酒战略必须适应潮流。目前“十三五”的发展已经有了铺垫,如新版《食品安全法》、《广告法》的出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实现双中高”、“打造双引擎”的实施等,都为酒业未来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与路径。特别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酒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其次,战略制定要学习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白酒行业收缩态势已经形成,行业总产量同比增长低于国家GDP,对此,白酒业不要盲目地存有幻想,必须制定自我救赎的战略。

  最后,我们要做好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黑体)。同时还要因势利导做好微观战略,形成有机体,发挥协同综合效应。

  好产品——畅销市场的逻辑原点

  毛泽东有句名言叫“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白酒业的“枪杆子”是什么?当然是产品。

  在传统白酒商业中,渠道为王、终端为王概念深入人心。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产品供应到用户的环节正在逐步缩短,直供用户的路径已经明朗,渠道的作用被弱化,产品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

  以消费者为中心来做产品,要从“我有什么你用什么”向“你需要什么我推出什么”的产品理念转变,通过与消费者高效、个性、精准地互动,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以及什么样的服务,最终使白酒业的战略、组织、业务围绕消费者全面再造。

  2012年,白酒塑化剂事件终结了中国酒业的第二个“黄金十年”,所谓的渠道、品牌、模式、文化都使不上劲来。显然,当代的任何品牌的运营建立在“产品为王”理念的基础之上。没有好产品,中国酒业就没有强势品牌。

  曾几何时,我们批评“酒香不怕巷子深”是营销近视症,因为那时信息拥堵。现在完全不同了,我们正处于信息化的第三次浪潮中,网络使市场之风吹遍了每一个角落,发达的物流和信息传播使消费更方便更简捷。信息化正深刻地改变酒业消费渠道和品牌推广技术,产品随时都可以直通消费者。一个好的消费酒品,一传十,十传百,或许就在瞬息之间。

  品质是酒企产品畅销内因,渠道、模式是外因。正如伟人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所称,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过程和方向。毫无疑问,消费者购买的是酒品,这是消费者愿意付费的前提。只有做出最好的产品,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

  科技创新——锻造未来白酒业奔驰的“核引擎”

  未来,白酒业快速奔驰需要强有力的“核引擎”。科技创新当仁不让地锻造了这个“核引擎”,为白酒业发展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毛泽东创新思想极为丰富,他写的《反对本本主义》 明确过他的创新思想。托马斯·彼得斯也说过:“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中国白酒业经过几十年的科技创新,已经脱离了手工小作坊,渐渐成长为有规模、有技术、有现代化设备的生态制造业,必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创新:

  一、科技化。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传统酿酒产业技术进步,这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共识,我们提出“十三五”时期,实现标准化、自动化、数字化,这都需要立足于科技化。随着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前三化可能今后会变成“虚拟化、仿生化、纳米化”等等,所以科技创新是白酒行业发展的立足点与重要动力!

  二、互联网+。借力互联网,通过技术创新,在“十三五”时期实现酿酒工艺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智慧化,从而广泛地提高生产效率。

  三,人才化。人才是“十三五”中国白酒科技创新中流砥柱,我们在提高近代先进科研设备应用的同时,必须构建适应需求的科研机构和科技队伍,建立企业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流动站,为白酒企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保障。

  构筑大品牌——为走出去做好准备

  与高度集中的全球烈性酒市场相比,中国白酒市场还非常分散。根据高盛分析,目前,前四大烈性酒集团分别占据了全球干邑市场86%的份额和苏格兰威士忌 74%的份额。而中国白酒业前十大企业,2015年所占份额不到40%。事实上,白酒行业多年“小、散、乱”现象一直没有改变。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宋书玉表示,在规范成熟的产业中,前十大企业应掌控行业70%-80%的市场份额,消除过多经营者,进一步提升集中度是行业未来必经之路,高集中度利于构筑白酒大品牌,利于白酒大踏步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中国白酒口感不是问题,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洲等地对白酒的口感都是愿意接受的。长期以来,困扰白酒实现国际化原因是中国白酒品牌实力有限,缺乏具有冲击力的白酒国际大品牌。所以“十三五”时期,白酒业必须构筑大品牌,增加中国白酒大品牌在国际重要场合的曝光率,扩大白酒大品牌的知名度,提升白酒的国际影响力。

  目前,在白酒行业多品牌共存的市场格局中,市场份额将向大型名优白酒企业的强势品牌集中已经成为趋势。但是,要大步走出国门,白酒业前20位的骨干企业的销售收入要占全行业的50%之多,利税占全行业的70%以上,产量占全行业的30%以上,只有这样,白酒大品牌才会真正出现,大品牌才有能力大规模进军海外市场。

  重视模式——探索出白酒业核心模式

  曾几何时,白酒模式百花齐放,创造了白酒业的繁荣。其中“盘中盘”营销模式,深度分销模式、分销协作模式、专卖店模式、传统批发模式 、O2O营销模式、众筹模式等光芒熠熠。稻花香也曾经创造和应用了一些模式,比如:金网工程、文化营销模式、体验式营销模式、洞藏营销模式、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等,并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十三五”时期,时代改变了,市场改变了,白酒业核心模式也应与时俱进,需要针对性地为消费者打造体验式、个性化、全方位、立体化、便捷的保姆式服务。

  探索白酒业核心模式,提供白酒业软实力运作平台,通过核心模式的运转对白酒业资源整合,从而创造白酒业基本利润模式和核心价值模式,才会实现白酒业持续盈利和大跨越。

  探索白酒业核心模式,明确发展逻辑,寻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和突破性成长的突破口,避免不必要的消耗,少走弯路,才会使白酒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蔡开云(中)查看成员企业车间生产情况。

●蔡开云(中)查看成员企业车间生产情况。

  联盟共融——合纵连横,凝聚白酒行业力量

  “十三五”时期,限制“三公”消费对于白酒业的不利影响会渐渐消化,过剩产能将逐步释放,白酒板块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关注,优胜劣汰形势将更加明显,白酒品牌竞争将愈加激烈。可以说,白酒业到了一个历史转折口。在这一关口,白酒的竞争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利益集团与利益集团的竞争,行业与行业的竞争。面对这样的竞争,散小者很难生存,强势品牌、联盟行业将迎来灿烂的春天。所以,“十三五”,中国白酒业需要产业联盟,抱团前行,确保合作各方市场优势最大化,寻求新的规模、标准、机能或定位,应对共同的竞争者,并将白酒业务推向新领域。

  一、联盟是趋势。2003年全国白酒企业为3.7万家,全国白酒总产量330多万吨。到了2015年,白酒企业锐减到1.9万户,白酒产量却达到了1300多万吨,显然,行业规模不在于企业数量而在于质量,单打独斗者身单力薄,无法适应多变而残酷的环境。白酒联盟可以搭建行业内互相协作和资源整合的平台,形成较大的合力和影响力,有助于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开拓。

  二、联盟能优势互补。相对于企业并购等模式,产业联盟能以较低的风险实现较大范围的资源调配,避免了兼并收购中可能耗时数月乃至数年的整合过程,从而成为企业优势互补、扩展发展空间、提高产业或行业竞争力、实现超常规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联盟有利于规范市场,加强行业自律,共同推进白酒技术进步。联盟者可以统一形象、统一声音、统一行动,共同振兴白酒行业。同时,联盟可以使行业内力量合纵连横,优势互补,为行业企业搭建一个经验共享平台,促进技术交流,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锻造白酒核心竞争力。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