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车价跳水的热议

企业报道  2015-12-08 09:32:15 阅读:276

  一股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的降价狂潮在近一段时期横扫了整个中国车市。宝马、奥迪、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德系车的全系列降价几乎挤占了消费者的整个眼球,再加上紧跟其后的日系车东风日产和法系车东风雪铁龙,合资品牌的价格大战已经由B级车逐渐向A级车延伸。为此,人们在感到高兴的同时,也不禁替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暗自捏了一把汗:照此情形下去,一向以价格为驱动的他们在合资品牌的挤压下将变得无路可退,对于这样一个寒冬的到来,谁敢说自主品牌厂商已经做好了准备?

  据大众给出的数据显示,捷达目前最低配置售价76800元,比以前优惠3000元;桑塔纳标准配置接近06款豪华型,价格却下调了1万元,仅为7.98万元;桑塔纳新旅行轿也有1万元的价格优惠,目前售价7.88万元;桑塔纳3000的价格调整幅度最大,全系产品下调1.1万元,从原来的10.88万至14.38万元调至现在的9.78万元至13.28万元,最低售价首次拉进10万元以内。同样,在家庭轿车中享有美誉的东风雪铁龙富康,其最低价格也杀进6万元区间。

  A级车的价格加上B级车的性能,加之遍布各地的维修网点和价格低廉的维修成本,这些不得不令我们反过来对自主品牌产生担忧。很明显,无论是大众还是雪铁龙,还是哪个随后跳水的外资品牌,他们在中国的产品线已相当丰富,随着车型的重叠和市场竞争所造成的库存大量积压,集体跳水已是不可避免的事。

  而我们的自主品牌,虽然近年来依靠价格优势增长迅速,但却持续徘徊在低端市场上,其产品与外资品牌的低端产品并不在一个等量级上,在技术进步上也没有跟上跨国公司发展的步伐,并且双方的技术差距仍然在拉大。根据权威调查机构J.D.Power的调查,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同等级产品的价值差达到25%—50%,平均差在30%以上。这就意味着同样的自主品牌的产品价格必须比国际品牌低30%才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而入世之初,我国轿车的平均利润率在11%,现在却已经接近于全球行业平均水平3%到6%。在如此低的利润率上,自主品牌要应对外资品牌已是力不从心,如果一旦再在价格问题上触礁,那就等于自主品牌毫无优势可言,“2008年自主品牌将陷入全面危机”或许也不是有人在危言耸听。

  由此,该到了自主品牌警觉的时候了。在已经快要等同于“低价、低质、低档”观念面前,我们需要抛去进军美国、出口欧洲的表面繁荣,深刻地去思考自主品牌真实、客观的生存状态和未来发展方向。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