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自我改造不等于自主创新

企业报道  2015-09-22 10:57:43 阅读:404

  如果你不去安阳玻彩亲自考察一番,如果你不亲临现场目睹9条生产线的休眠状态,如果你不亲自与职工们心换心地长夜交谈,你真的会被安彩提出的“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承诺所蒙蔽。

  时至今日,在局外人眼里,9条生产线只是购买几套设备的概念。但仔细分析,这9条生产线所折射到的资本运作形式、股权结构、技术含量指标、体制形态和人力资源的利用,对安彩人而言,注入了太多的内涵。

  一是企图通过9条生产线彻底提升技术水平,出炉新产品,拓宽新市场,夯实产业领头羊的地位。二是通过中外合资形式,弥补国内融资缺陷,充实资本平台,还可以把产品直接返销国际市场的双赢结构。三是以民营企业的性质注册,以企业职工入股的方式滚动发展,既可以摆脱来自政府层面的干预,又是国有资本滋生民营企业的尝试,更能调动起入股职工拼命创业的奉献精神乃至得到诱人的资本回报。

  按照企业理论归结,上述种种形态暗含着多种创新萌芽。客观地讲,在当今的中国市场化程度里,都是上乘的企业战略。但可惜的是,就是因为9条生产线如今变成了废铁,导致整个连环型结构成为死水一潭。

  为什么能造成这般格局?安阳市政府讲了,完全是企业自己的行为,与政府无关。

  自从安彩9条生产线不能正常运转开始,学界与政府部门给安彩下了一个定义,叫决策失误。但我们认为是轻描淡写了。决策失误与经营失败有着关键性的区别,前者是说在某个时间段里对某项选择的判断性错误,而后者更强调一个掌门人对驾驭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支撑经营失败观点的是几点强有力的事实。第一点,以李留恩为首的安彩决策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受阻乃至失败的教训,9条生产线不是第一次,已有前车之鉴。安彩开天辟地的第一期工程就是以“拿来的”方式起家的。1987年初,安彩公司与日本电气硝子公司(NEG)在北京签署了引进技术设备的合同,由日方实行技术总承包。日方在技术设备安装过程中埋下两个“暗钉子”,也就是在模具的屏与锥上做了手脚,公差不一样,产品一压就爆缩,给上海永生生产的18″玻锥设定值超标正负0.1,导致产品锥偏心不合格。李留恩因此尝到了被逼的苦头,也就在那个时候他提出了一句话,没有创新的人是“死人”,这是刀扎骨髓般的经验教训。

  第二点,早在1984年与1985年期间,李留恩以安彩项目指挥部负责人的身份组织人员对世界玻壳四大巨头之一的美国康宁玻璃公司进行了接触和考察,同期,还考察了世界四大玻壳制造企业的其他3家,像美国欧文斯公司、日本电气硝子公司和日本旭硝子公司。从程度上讲,李留恩对康宁玻壳设备的技术水平了如指掌;从时间跨度上看,到2003年整整是19年。在如此长的时间段里对如此熟悉的企业最终引进的是最糟糕的设备,这究竟说明着什么?原因之一,过高评估了9条生产线的现代竞争力,这是企业经营者丧失风险判断力的表现。

  第三点,从早年与日本NEG公司合作遇上的两颗“暗钉子”起,李留恩发誓要“自主创新”。所以,从1994年11月安彩二期工程正式启动开始,李留恩决定将“外方技术总承包模式”转变为“自我技术总承包模式”。这种具有扭转乾坤般的调整方式,现在仔细逐步考证,就不难发现其中主与次的问题。

  应当承认,李留恩从“两颗暗钉子”时期,锤炼出敢于改造创新的气魄。2004年以前整个安彩集团的辉煌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李留恩对设备技术的不断改造史。也许正是基于这一层面,给了李留恩横通未来的“自我技术总承包模式”决心。安彩的第二期工程依旧沿用这种模式,但是,设备销售方康宁公司不负责安装调试,安彩又无力改变技术局面,因此,吃到了9条生产线的“闭门羹”。“自我技术总承包模式”还能不能继续横通安彩的未来?已经大打折扣了。

  由此,人们不禁要问,核心问题出在哪儿呢?我们讲,从安彩集团横跨近20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次国外技术设备引进情况分析,核心设备与核心技术都是外国的,所谓的“自我创新,自我改造”都是在原有的设备基础上的变动,也就是说,改造的是枝节,核心主体是无法变动的。这样的形式就像我国的计算机、电视机一类的高科技产品,企业可以加工组装发展成为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但核心技术像芯片仍然掌握在洋人手里。所以,安彩集团可以不断地吞噬其他企业,膨胀规模,实现横向资本扩张乃至上市融资,但无力拥有自己真正的技术设备。所以,核心问题是,20多年来,李留恩先后组织了不计其数的专家队伍,成本投入大概也是天文数字,最终没有实现国产的玻壳国际先进技术设备的梦想。

  既然核心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没有充足的理由证明安彩就能胜任“自我技术总承包模式”;既然安彩不具有自身的研发能力,又耗资近20亿元,为什么不让康宁公司负责到底,直到生产出合格产品为止?在玻壳技术设备都是国外的情况下,把“外方技术总承包模式”转变为“自我技术总承包模式”究竟有多大的科学依据乃至实际改造实力?

  警钟灌耳,令人反思。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