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小企业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节日———首届中国中小企业节。在节日的喜悦中,中小企业更是收到了过节大礼———接踵而至的政策利好。
加大直接融资比例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个难题。
据统计,有80%—90%的中小企业是靠银行的间接融资过日子,而从社会上直接融资的比例很小。“国外不是这样,他们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只占30%,而直接融资却达到了70%。如此,企业还给银行的钱数少了,相应地降低了企业的成本,这样非常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介绍,融资难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一难题,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成立一年来,恰恰在这第一难题上下力最大。
不久前,在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组织的专利技术产业化投资对接会上,有7项专利得到了国内银行的金融支持,协议金额达到15亿元。而在本届中小企业节举办的“2007项目与资本对接会”上,邀请的60多家境内外金融机构中不仅有银行企业,更增加了创新投资基金企业,通过这样的对接会,最大限度地推动项目和资本的沟通与合作。
政策扶持接踵而至
来自民营经济之乡浙江嵊州一家从事灯具制造的企业老板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两个月他们厂的销售收入翻了一番,这完全归功于今年9月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今年在中博会上租了一个摊位,没想到政府还给补贴了3000元。”不仅如此,在中博会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等五部委纷纷表示将陆续出台配套政策,力挺中小企业发展。
更令中小企业欣喜的是,国务院11日最新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从明年起,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些利好消息不断,体现出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决心非同一般。
有了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更是像雨后春笋般发力成长。到2006年底,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到43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分别占全国的58.5%、68.3%和50.2%,已形成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中小企业的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6%,研发新产品占全国的82%,已成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中小企业提供了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就业机会并吸纳了75%以上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已成为我国解决城乡就业问题的主渠道。
节庆平台放大影响
“虽然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凶猛,但是这样一个大群体却没有自己的节日。”李子彬认为,中国的中小企业已经有实力、有能力办好自己的节日。为此,2006年12月11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向全国发出创立“中国中小企业节”的倡议,并积极推动“中国中小企业节”成为国家法定节日。今年3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在全国“两会”期间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创立中国中小企业节的建议》的提案,引起了“两会”代表、有关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的积极反馈。
国家发改委正式答复上述提案时指出,通过“中国中小企业节”系列活动提高中小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推动中小企业社会地位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