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内四大汽车覆盖件模具企业之一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成飞集成公司总经理王锦田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产业化发展”战略转型思路的指导下,成飞集成的上市实现了“从干企业到做企业”的飞跃。这就意味着成飞集成成功打开了一条稳定长期的融资渠道,为企业今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本保障。
从干企业到做企业,尽管只是一字之差,却体现了王锦田独特的经营理念。“干企业只注重获得经济效益,侧重于结果,很少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做企业却侧重于过程,需要通过兢兢业业、锲而不舍的努力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王锦田说。
成飞集成是由中国一航下属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以工模具设计、研制和制造为主,以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为特征的高科技公司。
成立7年来,成飞集成汽车覆盖件模具业务发展迅速。从成立之初到2006年,公司的汽车模具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7%,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王锦田表示,技术优势和市场开拓成为公司快速发展的关键。
“技术是企业的命根子。”王锦田毫不掩饰对公司技术的重视程度。王锦田介绍,成飞集成的前身成都成飞汽车模具中心成立于1993年,1997年前就先后进行了两次技术改造,初步奠定了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优势。2000年成飞集成成立后,投入1.1亿元进行了第三期汽车模具技术改造,引进一系列大台面尺寸的高精尖设备,实现了三维实体设计。
王锦田介绍,三期技改使成飞集成的数控加工效率提高了3—5倍,跟上了模具制造技术前沿的发展趋势,从而跻身我国为数不多的能够加工包括发动机内外板、行李箱板、车门外板、翼子板、侧围、汽车顶盖等整车外覆盖件的模具厂家之列。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年平均废品率只有0.31%。
汽车工业的发展势必拉动汽车模具业的发展,为其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相关资料显示,在美国、日本等汽车制造业发达的国家,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汽车模具约占整个模具产业50%的份额,在我国,却只有近三分之一的份额。
近三年在国内上市的十余款新车型所需的模具、夹具装备中,近50%以上由我国企业开发制造。目前,国内一些骨干企业承担了部分B级轿车最复杂的整车模具的开发,已实现了从局部零部件、中低档轿车模具过渡到整车零部件、中高档轿车模具产出的能力。
对于成飞集成的成功上市,王锦田明白这只不过是一个起步,成功搭建起融资平台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对于未来,王锦田表示,首先,公司将运用上市募集资金完成汽车模具四期技术改造;其次,在市场开拓方面,公司将在现有B级车业务的基础上,开发在我国还是空白的C级车覆盖件模具市场;最后,积极探讨外延式发展,以多种形式对同行业其他公司进行整合和重组。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