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节能减排 >> 正文

新能源集成融合带动用能方式结构性优化

企业报道  2025-11-18 14:25:43 阅读:541


  围绕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主管部门近期就《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作出解读,提出要推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重点用能行业和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多能互补、多业融合、多元利用”的新格局。意见强调,通过优化风光基地布局、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和分布式新能源多场景应用,提高新能源电力就地消纳和系统调节能力,使新能源从“增量补充”逐步走向“系统主力”。

  在用能侧,意见鼓励在园区、工业企业和数据中心等负荷集中的区域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利用储能、电动汽车、柔性负荷等手段实现削峰填谷和局域能源优化配置。同时,推动新能源在非电利用领域的综合开发,例如通过可再生能源制氢、供暖和工业用蒸汽,为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提供更加清洁的能源输入;在交通领域探索可再生电力驱动的铁路、电公交和港口岸电系统,降低终端用能环节的碳强度。

  从产业链视角看,新能源集成融合不仅提升了系统能效,也催生了储能装备、智能电网、氢能装备、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等新兴业务。对地方而言,需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布局和电力规划中统筹考虑能源供给和用能需求,将绿电基地建设和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数字基础设施布局结合起来;对企业而言,则可以围绕能源管理、碳资产运营和绿色供应链打造新型能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与成本优化、品牌提升的多重收益。在多重政策合力下,节能减排正从“单一减排项目”走向“系统效率提升”,为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更多专题
云服务企业深度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云计算蓝皮书显示,2025年以来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云原生、智算云、行业云等新形态快速发展,为政务服务、工业制造、金融科技和医疗健康等领域提供了坚...

制造业龙头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工厂”...

在“人工智能+”行动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双重驱动下,多家制造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将人工智能深度嵌入设计、生产、物流和售后服务全链条...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