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观点与评论 >> 正文

轻松穿越中等收入陷阱

企业报道  2018-05-04 09:00:08 阅读:1009

  如今,我们正在面临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超过8000美元,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当年,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和泰国等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在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中原地踏步了好几十年,一直徘徊不前,主要原因就是贫富差距过大,而日本和韩国之所以能够跳过陷阱,跃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主要是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得比较好,成功抑制垄断集团,并且能够从技术进口国转变为技术创新国。令人揪心的是,中国贫富差距正在逐步扩大,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贫富差距还将持续恶化。而且,创新能力依然乏力,产业技术进步缓慢,难免步前者的后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同步原则”中的第一个同步,能够较快地扭转中国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过低的份额,对缩小贫富差距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第二个同步对贫富差距的缩小不利。

  一般较高收入者劳动效率较高,创造价值较多,劳动报酬自然较高,较低收入者劳动效率较低,创造价值较低,劳动报酬自然较低,即使将较高劳动效率的报酬增长率与较低劳动效率的报酬增长率拉平,也无法改变较高收入者与较低收入者之间的差距,除非降低较高劳动效率的报酬增长率,这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相悖,将会产生副作用,有可能导致整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停滞乃至大幅下降,也不符合第二个同步原则。虽然可以通过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向较低收入群体倾斜,但作用有限。而三次分配则是对二次分配的补充,以民间捐赠来弥补政府调节的不足,且为自愿行为不具法律约束,调节作用更为有限。垄断行业可以获取高额收益,引起一定程度高效率-低报酬的偏差,但不会逆转高效率-高报酬及低效率-低报酬的经济客观规律。

  如此之大的贫富差距要想短时期内予以调整到位,恐怕是勉为其难。因此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应另谋出路,避免劫富济贫,尽量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超级水网能够为广大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可在短期内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大幅压缩贫富差距。

  超级水网下的黄河流域及其辐射区内大西北地区的增长率将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2个百分点。到2020年全国人口都将超过一天一美元的国际贫困线,到203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达到50%,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合理区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1以内,基尼系数降到0.4以内。到204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达到55%,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基尼系数降至0.35之内。

  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提低扩中限高”措施,是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难点所在。“提低扩中”需要增强消费能力和提高经济增速,而增强消费能力需要扩大内需和缩小贫富差距。“限高扩中”需要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幸运的是,无论是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缩小贫富差距还是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表现神勇的超级水网均可手到擒拿。超级水网为深化体制改革扫清障碍,为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完美执行预留巨大空间,便于在发展中“提低扩中”,在改革中“限高扩中”,从而避免在无增长或低增长中“低矮拔中”和“压高填中”。

  穿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还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和创新能力的本质提升。在这方面,少有挤身高收入国家的日本和韩国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而与韩国同时期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的许多国家均未能走出技术依赖型的发展模式。对此超级水网更显英雄本色。

  产业升级往往伴随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而超级水网下的黄河流域就是产业转移的最好承接地。通过产业转移倒逼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使粗放式出口导向型向集约式消费导向型的发展模式转变。当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产业转移与前三次不同,前三次产业转移是由产业技术进步导致产业升级引发的产业转移,而第四次产业转移是通过产业转移来倒逼产业调整升级,原因是中国产业并未出现整体性的提升,也无任何大的技术突破,而是在产业结构被迫进行调整的压力下,不得不做出的被迫转移。目前产业转移进展缓慢:考虑成本因素的企业迁移国外;着重资源因素的企业迁移黄河流域;兼顾劳动力成本因素的企业迁移西南地区,但均不具备大规模产业转移条件。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距很大,具有很好的产业梯次转移条件。黄河流域及大西北地区拥有丰厚的能源矿产资源及广袤的土地资源,加上通江达海的水网流域及大量水源,自然具备大规模产业梯次转移的绝佳条件。国内产业的梯次承接赫然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超级水网工程还是一项巨大的创新工程。神奇建议的大胆设想、拟定方案的创新思维、工程设计的创新思路、工程实施的创新技术、通航后的全新开发以及全局性的产业战略布局等,无不凝结创新之精华,为中国跃升世界创新大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大规模工程创新施工,大范围施工创新组织,大力度创新规划及创新设计,全面掀起创新热潮。国家战略也将作出相应调整,各个层面的规划或将重新制定,从而加快中国产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如此巨大的创新工程,不仅带来中国产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还带来中国社会的根本性变革。中国创造的文化与意识进一步强化,创新进一步普及深入,直至将中国创造深深根植于中华大地。

  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建设资金少,建成周期短,决策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特别是在创新机制和创新效率上具有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其研究与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往往高于大中型企业。工程规划一经出台,各种投资款项将向黄河流域及大西北地区涌动,两大地区俨然成为各方资本参与竞争角逐的开发处女地,众多中小企业将成为这场大开发的急先锋。他们贴近市场需求,了解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并以决策上的灵活性,勇于在竞争压力下挑战风险,在创新效率和开发进度上全面超越大企业,一跃成为大规模创新热潮的主力军。

  一项自主创新技术,要想在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压制下进入市场难度较大,往往需要国家一定程度上的支持,尤其是国内消费市场的支撑,大家所说的“市场为王”对于初期进入市场的新产品意义重大。如果国内消费市场容量规模巨大,就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加上政府给予的新品采购优惠政策,新产品更易站稳脚跟,迅速发展壮大。对于自主核心技术,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性更是举足轻重,没有大规模市场的摔打考验,不可能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直面竞争,而超级水网就具有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非凡作用。消费大国的全面崛起为自主创新技术的壮大提升提供超大孵化器和技法演练场。

  超级水网下的中国经济一举改变廉价产品的山寨形象,彻底摆脱技术跟随型的发展模式,强力催生创新型大国的奋然崛起,轻松穿越中等收入陷阱。

  超级水网首先惠及到广大农民和当地百姓,提高他们的收入,缩小他们的差距。除此之外,通过授人以渔避开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引领全国人民共同致富。不仅如此,通过国内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倒逼产业技术进步,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强力驱动中国技术进口国跃升为技术创新国。中等收入陷阱远离而去。

  有超级水网的强大支撑可以轻而易举地穿越中等收入陷阱,从容迈过发达国家较高收入水平的厚重门槛,轻松穿越中等收入陷阱。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