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组织形式的企业,都处于一种瞬息万变、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都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不同的经营风险和发展瓶颈,随时都会使企业出现各种危机。
而今,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违规盖楼房、造厂房、搞开发等现象时有发生,电力线路和设备受外力破坏的现象日渐严重,这迫使供电企业转变观念,居安思危,重新审视和梳理内部各项管理制度,重视并加强自身的预警管理机制,做到“慎”者生存。浙江绍兴电力局在危机中把握主动,探索创建输电线路设备危险点预警管理机制,保障电力设备安全运行,为服务地方经济当好“先行官”。
“预警管理就是生产力”
近年,绍兴电力局特巡班的6名工作人员,两人一组,像往常一样带上望远镜,跳上了巡视专车,开始了高压线路的巡视工作。
“一年365天,特巡班天天要对全市229条、近3200kM线路进行高密度、高强度、高频率巡视,目的就是确保输电线路正常运行,防止外力对电网造成破坏。”绍兴电力局总工程师张亮说,近年来,由于历史和地域等原因,网架结构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线路跳闸故障时有发生。更让人忧心的是,外力破坏、自然灾害、违章建筑、鸟害等,致使线路频繁跳闸,已呈逐年增长趋势。输电线路生存环境恶劣,安全隐患较多,严重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影响安全可靠供电。
针对这种情况,绍兴电力局从2006年2月开始探索并实施线路设备危险点三级预警管理机制。“三级预警管理是指运用危险点预控理论,对线路设备管理引入预警机制,根据界定危险点性质的轻重缓急分三个级别分别进行控制和处理,提前介入、提前监控,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针对性采取措施,把力量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按照设备状态和危险点预警级别进行巡线和预控。”张亮如是说。
“一级预警为最高预警等级,就是已经严重影响线路安全运行,需要蹲点守护或立即处理的各类线路隐患和紧急缺陷;二级预警属次级预防,就是线路通道或本体设备存在的隐患已经影响线路安全运行,且有进一步发展趋势,需要严密监控和增加巡视密度;三级预警属初级预防,就是线路通道存在的隐患及发展趋势会影响线路安全运行,需要分析推测其发展趋势,经常关注,适当增加巡视密度。”成剑英耐心地向记者诠释着三级预警的内涵。
“预警管理就是生产力!”张亮一针见血地指出三级预警管理机制在防止外力事故的发生、为企业发展产生的巨大作用。据了解,在具体实施的两年中,该局管辖线路人为因素外力损害事故呈大幅度下降趋势,从以前每年十几次的频率减少到了2006年未发生、2007年仅发生一起的良好现状,基本实现了可控、在控的状态。记者手记: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践行十七大提出的目标,浙江省绍兴电力局创建了三级预警机制,这为企业如何推进技术、管理和机制创新,建设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本。
3月底,在被誉为浙江企业管理创新新起点的2007年浙江省企业管理创新工作会议上,绍兴电力局《创建输电线路设备危险点预警管理机制》成果获得了三等奖,这也是和谐社会命题下供电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
“100%的发现率
确保零事故率”
开发区内,特巡班工作人员在紧张地工作着。
遵循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
“‘四不放过’是确保生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实施预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到100%的发现率,确保零事故率。”绍兴电力局线路工区主任成剑英说,由于线路专职巡线人员有限,而电网扩大,线路点多、面广又处在野外,所以要不断拓宽巡线人员的方式和方法。
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设备危险点发现率100%,该局线路工区采用全员、全方位巡线,以专职运行人员周期巡线为基础,以线路检修人员、群众护线员巡线为补充(要求线路检修人员在检修的同时对设备本体及线路通道进行检查巡视,尤其是检查线路下有否要施工的迹象、导线对交叉跨越的距离等等,给线路安全运行增设一道防线);管理人员利用休息日轮流进行监察性巡视;制订实施《输电线路缺陷上报奖励办法》,对向电力部门及时报告线路缺陷的群众实施奖励,从而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护线工作;同时,建立运行班和检修班工作质量相互验收的闭环管理机制,运行班巡线质量可由检修班协助监督,检修班的检修质量由运行班验收把关,形成相互闭环、相互监督,提高线路检修运行质量。在巡线方法上,采用步行巡线和车辆机动巡线相结合,重点区域增加巡视密度,从而确保各类设备危险点能被及时发现。开展全方位特殊巡线,有效弥补了线路运行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目前已经自主开发应用了巡检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软件和装置,下一步我们打算开发生产指挥大屏幕监控室,继续进行直升机巡线等等。”成剑英自豪地告诉记者。记者手记:
去年的大雪灾给整个全国电力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56个乡镇、2859个村供电中断。
在这场融冰之战中,奋斗在第一线的电力系统的勇士们,查看覆冰点、抢修电网……一个都不落下。浙江绍兴电力系统便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整整两个多月,抢修队员卧冰爬雪奋战在抢修现场,突击队员竖起座座铁架,架起条条银线,巡视人员全副武装、全方位巡线……
这场历史罕见的雪灾让绍兴电力局创建的三级预警机制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检验和考证。“100%的发现率确保零事故率”、“让强大的电流畅行浙江大地”的声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尤为雄浑有力,回荡山谷。
“责任教我们这样做”
回到线路工区,特巡班工作人员立即上报运行专职,输入GIS系统,填报《线路隐患登记表》,并判断预警等级后报生技组审核,生技组审核后落实主管班组,并在GIS系统中发布,告知工区各有关班组。
成剑英向记者介绍起另一种情况,如果是检修班或护线员在巡线过程中发现上报到运行专职的,则生技组分配落实主管班组到现场核实、拍照、登记,输入GIS系统,填报《线路隐患登记表》,主管班组判断预警等级后由生技组负责审核、发布,告知工区各有关班组。主管班组要按照具体情况分别与责任单位(个人)签订保护线路安全告知书或违章整改通知书,并负责对缺陷的追踪处理,对预警等级的变更、注销,生技组负责审核、告知、备案和监督管理,如是一级预警,应分别报送局主管领导和有关职能处室。
“我们要随时随地消灭一切隐患。”成剑英说,对于达到红色预警的设备危险点隐患,一般要求主管人员保证每隔1—5天去一趟施工现场,情况紧急时责任人要到现场蹲点守护;列入橙色预警后,要求主管人员至少每隔5—10天去一趟施工现场;列入黄色预警后,要求主管人员至少保证每隔10—20天去一趟现场,并加强现场监管力度,做好详细记录。
此外,在面对蛮不讲理、漫天要价的人时,绍兴电力局的工作人员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浙江省电力设施保护办法》等法律条文,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说服和教育工作,做到有礼有节、有进有退。
当问及怎样克服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如何坚持几年如一日地工作时,“只是责任,是责任教我们这样做的!”张亮口中的“责任”坚定却执着。记者手记:
随时随地消灭一切隐患,确保国家电网安全,是绍兴电力人心中的责任。
为了这个责任,他们不畏艰难、不畏挫折,却频频回首,他们用创新的思维传承着社会的繁荣,用百姓的安居乐业丈量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夜幕降临,当灯火阑珊时,当灯火与灯火交织时,他们的嘴角开始微微上扬。
这群可爱的人,社会赋予了他们一个亲切的名称:和谐社会的守望者。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