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维权 >> 正文

个人信息保护与网络消费权利保障协同升级

企业报道  2025-11-18 14:24:07 阅读:735


  今年以来,围绕网络消费与数据安全的法治实践持续走深。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网络消费民事典型案例中,多起案件聚焦网络服务中的信息收集边界、格式条款提示义务和退订机制设置等问题,通过裁判明确了在网络场景下保障消费者选择权、知情权和个人信息权益的具体规则,为企业数字化运营提供清晰的合规指引。

  与此同时,多地网信、工信、公安等部门协同推进APP和小程序治理专项行动,依托自动化检测和数据共享平台,对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权限申请不透明等问题进行专项规范,引导企业将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内嵌至产品设计全周期。

  在行政监管层面,“3·15”系列活动和“质量月”活动中,地方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发布消费提示、公开典型案例、组织放心消费承诺等方式,推动企业强化自律,提升服务质量和售后保障水平。相关通知强调,要完善网售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跨境电商消费品风险监测,鼓励行业协会制定自律公约,营造公开透明、信守契约的消费环境。同时,针对平台经济和新业态,一系列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平台规则公示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进一步丰富了数字经济条件下的权利保障路径。

  对企业和平台而言,法律维权环境的完善意味着“合规即竞争力”。一方面,需要系统梳理自身数据处理活动,建立“最小必要收集、明示告知、便捷撤回”的个人信息处理机制;另一方面,要在用户协议、营销活动、算法推荐等环节加强合规审查,确保消费者在清晰可见的前提下作出自主选择。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日常使用网络服务和在线购物时,获得更加清晰的隐私条款、更加顺畅的投诉渠道和更加完善的纠纷解决机制,权利意识与维权能力也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推动形成多方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


更多专题
云服务企业深度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云计算蓝皮书显示,2025年以来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云原生、智算云、行业云等新形态快速发展,为政务服务、工业制造、金融科技和医疗健康等领域提供了坚...

制造业龙头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工厂”...

在“人工智能+”行动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双重驱动下,多家制造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将人工智能深度嵌入设计、生产、物流和售后服务全链条...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