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正文

是什么妨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企业报道  2015-10-09 10:14:58 阅读:998

  “今年2月颁布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现在已经进入了全面配套实施的新阶段。”全国工商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于近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和《中国商会发展报告》出版发布及中国民营经济形势座谈会,会议指出,“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可能因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对这个“新的历史阶段”,笔者以为,倒不是民营企业要多少的扶持和优待,而是希望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邓小平有过“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著名论断。而现实的情境呢,如果说国家是一个广义上的“家”的话,那么国有企业是家猫,而民营企业却是只“体制外”的野猫。

  诚如所言,民营经济发展最大的体制性障碍,就是政府扶持国有经济的内在偏好。国有企业“家猫”的政治身份使得政府的理性选择仍然是扶持国有经济。但结果是银行大量的呆账、死账和国企冗员。这样的结果,是国有企业一方面优先获得金融资源,另一方面同时排斥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就是在这种夹缝中生长起来的,犹如不死的野草,春风吹又生。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许多国有企业就像“阿斗”越扶越倒,相比之下,民营企业也没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在浙江,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相对来讲应该是比较宽松的了,虽然民营企业所交的税款在浙江的财政收入中占绝对大的比重,然而,据2004年的数据显示,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却只占银行总贷款不到1%。

  在证券市场,所有制的歧视同样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杨天宇曾撰文指出,我国的证券市场建立的初衷,是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尝试。为了解决国有企业高负债与资金困难问题、降低国有银行体系积累的信用风险,政府沿用了计划经济的行政审批制度,先后通过证券配额制和审核制的形式,抑制民营企业上市,确保资金流向国有大中型上市公司。对中小民营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活动的严格限制,使得民营企业难以获得与国有企业同等的融资待遇。

  民营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体制障碍,则是政府作为“经济人”的角色冲动。有些地方政府基于自身的利益,在一些垄断性行业设置民营企业进入壁垒。大家都知道殡葬,这是一个暴利产业。然而,“殡葬暴利”本质却是“垄断暴利”。做这种独门生意的,是与民政部门有着紧密联系的殡仪馆,他们与政府的行政权力紧紧联系在一起。一旦有民营资本试图进入,民政部门就会立刻以各种各样的借口“叫停”。

  民营企业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表面上看挺强大,风头也正劲,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不正当的竞争、权势的威胁、法律制度上的弹性、“红眼病”、恶势力的敲诈等等,使得民营企业就像扛着财富的“小小小小鸟”,一不小心就成了“猎人的目标”。民营企业生长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这话不是无稽之谈。我们的整个法律框架从一开始就不是为民营企业准备的。而市场准入机制的限制和传统制度的歧视惯性,更导致了民营企业发展通道的狭窄和阻滞。

  非公经济发展到今天,为社会和国家所作的贡献举世瞩目。对于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决策部门只出台一些修补性措施远远不够。国有企业改革目前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当中,笔者以为,该是国家把焦点对准民营经济的时候了。扫除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改变民营企业“体制外”生存的窘境,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我想,这正是这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最重要的任务。民营企业在中国是一窰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