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食品长期存在的农药残留还未解决,动物食品又遭遇到了兽药残留的困扰。12月3日,梅林牌B2午餐肉在香港被抽检发现含有微量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据悉,作为一种抗菌药,硝基呋喃及其代谢物对人及畜禽有一定毒性,在国际、国内均为禁用渔药,人体若长期大量食用含硝基呋喃类药物的食品存在致癌可能。
尽管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言人称,被检出的含量属低水平,在一般食用情况下不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但上海梅林依然对该“问题批次”的午餐肉进行了主动召回,12月5日,广州家乐福、百佳等大型超市均已对该问题产品全线撤架下市。
与那种危机之后就事论事的百般辩解相比,梅林公司对问题产品的主动召回展现出一种负责明智的态度,可以判断,这种将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的主动召回策略避免了危机公关上可能出现的被动局面,并使得这一危机不至于在品牌层面产生危害。
然而,产品层面的损失已经无法避免。12月6日,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外宣布,暂停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所有产品出口,以确保出口食品安全。从表面上看,这种做法也是该局带有事后补救色彩的一种危机公关,毕竟问题产品现于内地之外这一事实也展现出自己把关不严的问题。
根据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的初步调查看,产品中的硝基呋喃代谢物可能由原料带入,因为他们在生产过程中不可能添加硝基呋喃。对于一个有着50多年生产历史的国内外知名产品,我们有理由相信梅林公司的这一初步调查结果。据悉,该公司无论是从原料到制成品,都是严格按照HACCP和ISO9000的程序控制,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追根溯源,问题只能出现在整个食品产业链条的生态环境上。由于动物疫病威胁,导致滥用药物现象普遍存在于整个养殖行业,一些养殖场和养殖户为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及死亡,提高成活率,滥用药物特别是滥用抗生素,不可避免地造成兽药残留。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鱼类养殖中,在畜禽类养殖中也时常发生,一些养殖者不执行休药期规定,在畜禽出栏前或奶用畜产奶期间还继续使用兽药,造成兽药残留,最为典型的是患乳房炎的产奶牛在用抗生素治疗期间,所产的“抗生奶”仍然出售,供人食用。
事实上,在这一现象背后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客观原因。一方面,我国的畜禽饲养仍以农户散养为主,这种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变的分散饲养,加大了控制兽药残留的难度;另一方面,国家对兽药残留检验、监测、监管立法滞后,不仅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而且缺乏专门的监管机构和监管队伍,导致监管不力。
不可否认,植物食品的农药残留与动物食品的兽药残留已经包围并威胁到整个食品的生产安全体系,而对这些社会性问题的根本解决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力量的协同介入。但在此之间,企业也并非无所作为,以渡过此次劫难的梅林公司为例,除了应该在原料采购方面严格把关之外,还可以将自己的控制监管体系向上游的产业链条延伸,以建立原料供应基地的形式导入现代化的养殖技术手段,以改造那些弊病丛生的养殖产业。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