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资本报道 >> 正文

博物馆IP开发仍有待深耕

企业报道  2018-02-01 10:49:47 阅读:629

  来源:广州日报

  近日,国内知名景区颐和园联手某电商共同推出年货活动。眼下,投身文创产品的景区博物馆势力正日益壮大,但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景区博物馆IP开发仍简单停留在元素应用上,离真正意义上的内容IP开发仍有一定距离。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对精神生活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正因此,景区博物馆也改变了以往依赖门票收入的经营模式,抓住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机遇大力开发文创产品,丰富盈利模式。举例而言,据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底,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共有9170种,2016年为故宫带来10亿元左右的收入。

  但与此同时,此类文创产品的开发尚处于早期阶段,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景区博物馆的IP开发仍简单停留在元素应用上,并没有优质的原创内容IP。虽然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但多数产品只是使用了一些景区的元素,诸如故宫猫、故宫贴纸等等,较少针对景区本身的内容和故事进行二次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以持续深耕的领域众多。各景区不妨针对自身特点,加大对本身内容的探索、挖掘,讲好中国故事,形成自己的内容模式,进而才能开发出更多创意性与实用性兼具的文创产品,延长产业链,实现价值升级。

  除了内容IP开发不足,景区的服务意识不强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景区里的展品并不是冷冰冰的,而是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展览环境,更加注重参观者的感受。比如上海博物馆在“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期间,就在馆内茶室提供与展览相关的蛋糕、曲奇饼干等等可以吃的文创产品,这样的参观展览岂不是惬意许多?

  “酒香也怕巷子深”,景区文创产品也需要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这样既能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又能让景区内涵被更多人了解。如今很多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都紧跟当下的热点,呈现“卖萌”模式,但我们也要把握好其中度的问题。毕竟,景区博物馆除了参观展览功用外,更重要的还是教育和传递知识,如何将情感、知识等感性与理性的购物体验融入文创产品,这或许更值得文创产业者思考。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