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资本报道 >> 正文

更多文物保护建筑将开放

企业报道  2018-01-29 11:26:09 阅读:531

  

  记者 何雅君

  晨报讯“上海的红色文化资源中,有许多文物保护建筑,怎样将它们保护好并用活?”今年上海“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蒋华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昨天下午,本市各委办局工作人员来到市人代会会场,进行现场答疑。对于蒋华云代表的问题,有关部门透露,上海将继续开展文保旧址的修缮工作,将修缮后的旧址作为纪念场馆开放。

  据上海市文物局文物处舒晟岚介绍,本市现存的文物保护建筑中,部分因为年久失修,破损不堪,但其本身具有保留价值和纪念意义。对于这些保护建筑,可以进行修缮,设计成为纪念场馆,重新向公众开放。

  目前,《共产党宣言》首译者陈望道的旧居正在进行修缮,今年上半年将向公众免费开放。陈望道曾是复旦大学校长,其旧居位于杨浦区国福路51号复旦大学第九宿舍内,是一幢三层洋房,一层曾是学校外事接待、语言研究室公务用房,二、三层为陈望道在校期间的寓所。2014年,该旧居申报为市级文物,后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修缮工作于2017年开始,在对房屋整体进行修复的同时,也要将其改建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

  文物保护建筑作为纪念场馆开放后,如何更好地吸引参观者?

  市旅游局市场推广处陆江涛介绍,可以采用线上游戏和线下参观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趣味性,吸引公众特别是年轻人前来体验。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