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党建“红”引领科技“蓝”,铸就“智能建造”新品牌

企业报道  2025-11-12 18:51:26 阅读:907

  ——兵团建工城建集团新疆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项目“党建+智能建造”党建品牌创建纪实

  通讯员:刘沙沙 王谨叙

  新时代的建筑业浪潮中,数字化与智能化正悄然重塑行业面貌。在新疆兵团建工城建集团第四事业部承建的新疆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项目现场,该项目团队创新打造的“党建+智能建造”特色品牌,以高质量党建为工程注入“智慧基因”,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组织引领,筑牢“智能建造”根基

  坚实的组织,是品牌成长的土壤。

  项目伊始,该事业部党支部就将党建引领摆在首位,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牵头成立智能建造实施小组,由身为党员的项目经理“挂帅”,全面负责智能建造目标的组织实施。“我们还在项目上设立党员先锋岗1个,划分党员责任区3个,明确党员骨干专职负责智能建造的现场推进、技术落地与质量监督,形成‘责任到人、任务到岗’的闭环机制。”项目经理马星说道。

  在党支部的引领下,该项目团队紧扣建筑业转型趋势,科学编制专项智能建造施工方案,明确各阶段节点目标,系统规划BIM技术、绿色施工、智慧工地、数字化管理平台等先进技术的融合路径,为“智能建造”高效推进绘制了清晰的“施工图”。

  党员攻坚,驱动技术深度融合

  在新大项目一线,党员技术骨干冲锋在前,成为推动智能建造从“纸面”走向“地面”的核心力量。

  由党员干部牵头组建的BIM技术应用小组,全面负责模型的创建、整合与实际应用。面对系统融合难题,他们主动协调项目管理、采购、财务、人资等多部门,推动数据互联互通,构建起贯穿项目全链条的数字化管理体系。通过智慧平台,项目生产与经营数据实时呈现,风险自动预警,管理决策有了“智慧大脑”。

  在攻克“高重”阳光玻璃雨棚安装这一技术难关时,团队创新提出“50吨吊机+毫米级测量+创新龙骨安装控制”方案,并借助BIM技术进行全过程模拟安装演练,最终实现所有玻璃一次性精准安装到位,整体工期缩短10%,展现了技术融合带来的“加速度”。

  面对错综复杂的机电管线排布,BIM技术再次大显身手。在空间狭小、多专业交叉的施工环境中,团队利用BIM模型开展“沉浸式”三维设计,通过系统自动碰撞检测,精准识别出928处潜在冲突点。这一技术手段,彻底扭转了传统施工“边做边改”的被动局面,实现了从“事后补救”到“事前优化”的根本转变,不仅避免了返工浪费,更使一层走廊净高提升25厘米,极大优化了建筑空间体验。

  品牌效应,彰显党建引领价值

  “党建+智能建造”模式的深入实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在经济效益方面,智能建造技术的全面应用预计可缩短工期约1个月,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减少返工、提高效率等途径,可直接降低施工成本约187万元,在管理效能方面,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应用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数据化,智慧工地系统则显著强化了安全管控能力,为项目高质量推进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该项目先后承办了十一师国有企业基层党建现场会及多场行业对标交流活动,并成功入选乌鲁木齐市“智慧建造项目”示范项目,成为唯一一家入选的兵团国有企业。令人振奋的是,兵团领导先后亲临项目调研指导,对项目建设及“党建+智能建造”的创新实践给予了高度肯定。这些荣誉与认可,极大提升了兵团建工城建集团的品牌影响力与行业美誉度。

  站在已转入装饰工程施工阶段的项目现场,项目经理马星深有感触:“党建与工程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了‘1+1>2’的效应,‘党建+智能建造’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它正在重塑我们建造的方式与未来。”

  如今,这一创新模式正在城建集团多个项目中推广应用,为传统建筑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与“蓝色智慧”,生动书写着新时代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更多专题
云服务企业深度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云计算蓝皮书显示,2025年以来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云原生、智算云、行业云等新形态快速发展,为政务服务、工业制造、金融科技和医疗健康等领域提供了坚...

制造业龙头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工厂”...

在“人工智能+”行动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双重驱动下,多家制造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将人工智能深度嵌入设计、生产、物流和售后服务全链条...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