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的诉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这句标语,不仅是公司后勤工作者每日践行的准则,更是公司肌体永葆活力的生命线。在公司发展的壮阔画卷中,后勤人虽鲜有聚光灯下的高光时刻,却以如椽巨笔在细微处勾勒出保障体系的坚实轮廓,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服务无止境”的深层内涵。
衣食住行的战场,从来都是没有硝烟的阵地。清晨五点的食堂后厨,蒸汽裹挟着饭菜香弥漫整个操作间,厨师长正对着食材清单逐一核对——这是为夜班归来的生产线职工准备的热乎早餐,从凌晨开始的忙碌只为让疲惫的身躯得到温暖慰藉。职工公寓楼前,维修工作人员正踩着梯子检修路灯,“亮堂点,大家下班回来才安心”。这些看似琐碎的场景,实则是后勤工作的生动注脚:当职工餐盘里的热汤驱散寒意,当宿舍空调的暖风拂过脸颊,当通勤班车准点停靠在厂区门口,主人翁意识便在这些温暖瞬间悄然生长,转化为车间里的专注操作、办公室里的灵感迸发,最终凝聚成公司发展的磅礴动能。正如古语所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的质量,直接丈量着公司战斗力的强弱。
后勤人的底色,是甘居人后的奉献。在公司这个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中,生产技术部门是煤海的利刃,一线车间是锻造的熔炉,而后勤则是确保机器持久运转的润滑剂。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常说:“我们就像舞台后台的灯光师,观众看不到我们的身影,但舞台的每一束光都关乎演出成败。”去年春节,当千家万户围坐餐桌时,后勤团队仍在厂区值守;维修班顶着寒风抢修冻裂的水管。正是这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让后勤工作超越了简单的事务范畴,升华为一种默默托举的事业担当。
把平凡事做出不凡境界,需要匠心般的精进思维。职工反映浴室换衣条件差,他们为职工更换了智能更衣柜;当发现职工加班后饭菜微凉,他们要求食堂开设24小时临点窗口,保障随时都有新鲜的热菜。这种“今日之我胜过昨日之我”的迭代意识,让后勤工作始终与职工需求同频共振。他们深知,当职工对“吃得好”的期待从“口味多样”升级为“营养均衡”,从“吃饱穿暖”进阶为“体验舒适”,唯有持续学习、主动求变,才能让后勤服务始终走在需求前列。
“后勤”二字,承载的是“务实”的品格,彰显的是“奉献”的境界。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厂区,后勤人的身影已活跃在各个角落;当深夜的星光洒满车间,他们的工作清单上仍有未完成的事项。这抹忙碌的身影,是公司坚实的地基,是职工温暖的港湾。在服务职工的漫漫长路上,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正是后勤人用青春与汗水书写的时代答卷,是他们献给公司发展最厚重的礼物。(乔谦)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