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军中真英雄 矿山好榜样 ——记中煤新集公司优秀退役军人靳胜先进事迹

企业报道  2025-07-31 14:00:09 阅读:1115

  七月的皖北大地,骄阳似火,地表温度直逼40℃,大地仿佛被置于巨大的蒸笼之中。几位身着深蓝色制服的押运员,顶着炎炎烈日,一丝不苟地巡查着向南延伸的黄桥铁专线。他们额头上的汗珠顺着深深的皱纹滑落,浸湿了后背的衣服,却丝毫没有放慢他们坚定的步伐。靳胜,便是这支巡线队伍中备受尊敬的班长。

  靳胜,一名有着5年兵龄的老兵,自2011年退伍后便毅然投身中煤新集公司,扎根于保卫部煤炭押运一线,14年如一日,他用军人的坚守与担当,生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初心与使命。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该大队分别于2019年、2020年两次荣获公司“先进科区队”称号,一次荣获“先进班组”称号;靳胜个人也先后被公司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被淮南市军分区评为民兵训练先进个人等,押运大队的押运工作连续8年保持“零事故、零差错、零投诉”的优异成绩,为公司的发展筑牢了安全防线。

  高温下的“老规矩”:坚守标准,守护安全

  “稍息,立正!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对黄桥铁路专用线的巡查,确保重车安全通过。大家在巡线过程中要提高警惕,严格履职……”清晨7点30分,38岁的靳胜已带着年轻队员开始了出车前的细致检查。作为有着5年兵龄的老兵,他将部队的“标准化流程”完美融入押运岗位。此时,站场地面温度已达35℃,踩在铁轨上,鞋底传来阵阵灼烫,仿佛每一步都踏在炽热的火焰上。

  靳胜随身携带的水壶里,装着混有藿香正气水的“特殊饮料”,这已成为他在高温天里的“标配”。他感慨地说:“以前在部队野外拉练,40℃的天气也得咬牙扛着。现在押运虽然不用负重,但责任一点不轻。每节车厢装着60吨煤,价值几十万元,出一点差错就是大事。”说话间,他弯腰捡起横在道轨上的一截树枝,汗水顺着安全帽的系带滴落在铁轨上,瞬间蒸发成一道白痕,仿佛是他坚守岗位的无声见证。

  在押运队伍里,像靳胜这样的老兵有18人,平均兵龄5年。他们共同定下了高温天的“老规矩”:无论气温多高,出车前的安全押运必须“一步不少”,严格遵循每一个操作流程;行车中的巡车频次必须“一分不减”,时刻保持警惕,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交接班的手续必须“一项不漏”,这些从部队延续下来的“铁规矩”,成为了煤炭押运零事故的坚实保障。

  天空中的“千里眼”:科技赋能,守护运输

  靳胜还有另一个身份——无人机飞手。上午8点左右,公司铁路专用线的铁轨在阳光的直射下显得格外刺眼。随着保卫部技防监控中心的一声指令,一架四旋翼无人机在梁站场顶腾空而起,螺旋桨发出嗡嗡的轰鸣声,朝着即将发车的运煤专列航线飞去。这标志着公司保卫部无人机飞手一天工作的开始,也是靳胜开启“空中守护”模式的时刻。

  “如今,这些空中的‘千里眼’已成为守护公司能源运输大动脉的中坚力量,用科技手段为千万吨‘乌金’的安全运输筑起了立体防线。”靳胜一边说着,一边和另一名飞手认真研究当天飞行的任务。8点50分,刘庄站场的重车缓缓启动,驶向黄桥站点。在即将经过梁庄站场时,靳胜用对讲机喊道:“巡线人员注意,现在重车向梁庄站场驶来,小树林向南第一个道口有人在放羊,请迅速过去劝离,确保重车安全通过。”他笑着说:“以前在部队站岗,夏天再热也得笔挺地站着。现在在铁专线上巡查,就当是换个地方‘站岗’。”

  煤炭押运途中,靳胜时常带着年轻队员穿梭在道轨两侧。脚下是晃动的铁梯,身旁是呼啸而过的热风,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巡线必须卡着点,在规定的时间内抵达道口,早一分晚一分都不行。”他边说边用袖口擦了擦表盘上的汗渍,指针正好指向12点,他提醒大家停下脚步休息一会,补补水。

  创新中的“新力量”:优化模式,提升效能

  “在没有使用无人机押运护航之前,从刘庄站场到板集电厂这段10公里左右的路,我们得派出至少10名押运队员,要么沿铁路线徒步巡逻,要么分散到各个平交道口。偶尔遇到恶劣天气,我们还要采取登车押运。尤其是重车穿过一个弧度较大的弯道时,受两侧树林影响,我们的视线还常被遮挡。”靳胜回忆道。公司新区共有口孜东线、黄桥线、板集线三条铁路专用线,专用线总长约30公里,沿线有11处有人道口、35处无人道口。只有通过巡线人员和无人机紧密配合,才能有效防范煤炭被盗扒的风险。

  分管保卫部新区铁路押运大队的副部长李靖感慨地说:“这些老兵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带到了岗位上,他们不仅守住了煤炭运输的安全线,更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仅今年上半年以来,靳胜他们用无人机累计飞行时长1520多个小时,护航运煤专列1103次,这就是‘军人本色’的价值体现。”

  在中煤新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这群退役老兵用高温下的坚守证明:脱下军装,他们依然是冲锋在前的战士;扎根岗位,他们仍是守护企业的尖兵。那抹在烈日下闪耀的“退伍不褪色”的底色,正是他们献给企业、献给时代的最美勋章,激励着更多中煤新集人奋勇前行,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代宜喜 陈提)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