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画展信息 >> 正文

WS SPACE无集小白楼首展 王天德:三层楼

企业报道  2021-11-26 09:36:55 阅读:2354


  深秋的上海,一整座城的甜。隐于百年银杏和桂花香中的WS SPACE無集小白楼将正式对外开放,唤起这座百年洋房的当代艺术美学价值。

  从小生长在上海的WS SPACE無集小白楼主理人吴滨,幼随张大千关门弟子伏文彦学习水墨画,后进入室内设计领域,于他最好的设计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来自于艺术层面的感性和日常生活的体悟。于是他将工作室和家都搬到了淮海中路,在这个最有老上海味道的地方,WS SPACE成为其日常各种场景的交织点,也成为其设计的实验场和滋养的土壤。

  全新开放的WS SPACE無集小白楼将成为设计艺术收藏、生活方式前沿的复合型当代艺术美学空间,探索策展型零售空间集合,注解当下新型的生活美学以及当代艺术与传统、当下,与设计等不同领域的联结与重新思考。

  收藏品不是价值连城,而是生活中日常勾起艺术与创作的灵感。。。。。。一个晚上,一片叶子,一个空白,一个是一个想象。

  ——王天德

  王天德:叁層樓

  老洋房中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和他的日常

  WS SPACE無集小白楼首展迎来当代艺术家王天德近十年来在上海举办的首次个展“王天德:叁層樓”。

  “每一棵树就像每一个人,在自然界中生长,选择自己的姿态。”

  近年来,王天德用高古文脉和山水智慧积累养分。此次展出他的近期艺术探索和艺术珍藏。包括:家具、文房、书画、碑帖拓片、古籍善本等,将当代艺术家的日常与对生命和社会的感悟搬进小白楼这座百年建筑。王天德从小学习书法,大学时期在西子湖畔看山、读山、画山,在国外工作室的一次偶然机会,让他开始了以“香”代笔的当代水墨实践,并加入拓片和前人印章,将历代文人鉴赏和金石学引入创作,诠释当代水墨画的语言问题,消解了传统与当代的对峙,获得了新的历史视野,以他的姿态寻找当代山水的“主动”语言。

  此次展览由国内知名学者、复旦大学教授沈语冰先生担纲策展人;著名设计师、策展人,WS SPACE無集/无间设计创始人吴滨担任出品人。

  从灰烬到火焰

  香火烫完作品,灰堆在那里。在当代语境中,灰烬与火焰成为两个物的表征,不存在实质的意义。笔墨山水通过燃烧过后的山水,变得朦朦胧胧,却也透出了深度,“意味着很多东西变成了灰烬。你该看的东西,也看清晰了”。日本诗僧良宽“无边秋天”,与被埋入墙中的“佘山隐寺”;被虫蛀过的《清河书画舫》记录着明代收藏大家张丑一生所见所藏藏品,与被火焰燃烧后的“西泠印社”出版印本形成了《孤山》;唐代《李思训碑》行书首次入碑,与3D打印的传统启蒙读物《千字文碑》。到底是从灰烬到火焰,还是火焰到灰烬?

  从火焰到灰烬

  王天德来WS SPACE無集讨论展览的时候,正是他家院子里柿子熟了的时候。他带来与我们品尝,他说,他喜欢雨打在屋檐上的声音,不忍心赶走来吃柿子的小鸟,好的东西要与自然界分享,人类什么都给自己吃,最美的东西也就留不住了。王天德工作室到处铺满了作品手稿和收藏的石碑,他将生活中的火焰,燃成灰烬,“寺庙里的香灰,无论积了多高,到了晚上或第二天都会被抹平”。

  1。东坡先生

  南宋蜀刻残页上的一句“东坡先生”,与北宋僧人出家的官方证明《度牒》以及明代文人陈继儒笔下的诗意秋天,过往疏朗朴厚的笔法与山水的诗性,成为王天德日常生活的观照。

  2。天衣无缝

  一层水墨,一层烫烧,或与碑拓,或与书法拼接。储存了一年的玉米须宣纸,显现出微妙的色调变化和独特的纹理,“墨染之后会留下如雪花般的白色印记。”(出自王天德《遣兴》)王天德大尺幅作品背后藏着齐白石《天衣无缝》的印章。天衣是否真的无缝?

  3。橘在橘旁

  王天德:其实有些山并不高,高的是人,看你站在山顶上是不是能读懂这座山。就如郭熙所言的高远,同样也像你的诗《橘在野》我非常喜欢,“橘在橘旁”。其实“高远”,就在你的身边,境界有多高,才能悟到平远、深远,直至高远的存在。

  李森:我的诗句“橘在橘旁”,翻译过来,就是李森在王天德旁。

  王天德:像橘树延伸到庭院外墙的自由空间……有一种内在的向往和处于一种内心的遗憾。

  李森:就像橘在橘旁,一个橘子在另外一个橘子旁边,完全是一句废话。他虽然没有说什么,但那是直观的洞见,艺术其实就是直观的洞见,可是,它也有一种关系存在。一个放在另一个词旁,一个物放在另一个物旁边,生成了语言。没有指向任何目的,但诗性就在这样生成的过程中显现出来……洞见,也就是书写。

  ——节选自《从灰烬到火焰》王天德与李森对话,2011年秋于喜鹊庐

  4。借山梅花下(出自清樊增祥《樊山老人谢齐白石先生赠鹅绒被歌》)

  收藏是缘分。清代文人樊增祥父辈败落后,特制“洗辱牌”,励志晚辈。樊山不负众望,终得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参政院参政。正是这个故事,王天德开始关注樊山的作品。他将自己的作品与樊山诗作拼接,并将诗作切割后的空白部分与明代盆景形成新的山水画。“空白也是一种记忆”,失去的东西带来更大的可能性,当代艺术家该如何思考当下历史的可能性?

  5。橘在橘外

  2004年,王天德将书法从平面转换到立体,超越服饰概念和材质束缚,以旗袍为纸,底层水墨,表层香烟为笔,“水在下面,火在上面”。

  王天德老师特意为此次展览制作“叁層樓”装置,“叁”由王老师亲自书写,其他两个字则选自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字帖,他希望借此向古典致敬,继续深耕中国传统文化并由此找到当代山水语言。(来源:新浪收藏)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