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由炎黄艺术馆主办的“古意新象:二零一九青年艺术家水墨邀请展”在炎黄艺术馆开展。
展览共展出31位活跃在当代中国画坛的青年艺术家的131件作品,包括中国画、书法、装置等。据策展人、炎黄艺术馆馆长助理吴楠介绍,展览题目“古意新象”,映照的正是创作者及作品体现出的特点:创作者立足对中国画的研究与实践,又在现当代艺术领域具有开拓精神,因而他们的作品在吸收传统的同时,也融入了自身的生活经历。
吴楠举例说,在参展的作品中,边凯的作品以绢本、水墨和矿物色为媒介,在题材上有着强烈的个人特征——这些题材多涉及鬼神、庙堂之气,在超现实的场景构建中,用带有叙事色彩的画面串联起来,输入了生死、善恶、美丑的隐喻和表达,他的绘画取法两宋,气质遥接晋唐风雅,把个人的世界观悄然隐迹于一笔一墨之中;张艺深、王可苡、陈佳等艺术家的作品,则以轻松闲适、诙谐、细腻清雅的笔法传达着他们对生活的记录、感悟和神话故事的再现;集书、画、印造诣于一身的李立山则在书法的探索中,把纸本的底色、材质也考虑到书法整体的视觉效果中,他不仅精于对传统书法碑帖的临习,同时也在书、画、印三者浑然天成的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韩国艺术家贾娜沿的草书与绘画之间,也能够同样感受到“书写”与“绘画”之间的内在关联。书法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书写本身,就像艺术家郝伟的装置作品《双钩》系列,以他个人视角重新审视书法的笔法、笔形、文字的结构之间的关联,并且将他的创作过程、思路的推演过程进行记录,观众们可以通过他的作品和文字,把作品“还原” 到思考的起点,同时也可以以他的推演逻辑,来“再造”他的“双钩”。
云计算蓝皮书显示,2025年以来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云原生、智算云、行业云等新形态快速发展,为政务服务、工业制造、金融科技和医疗健康等领域提供了坚...
在“人工智能+”行动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双重驱动下,多家制造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将人工智能深度嵌入设计、生产、物流和售后服务全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