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综采三工区用“创新悬赏榜”激活全员双创,破解了多项限制生产的“老毛病”,更实现了作业人员精简、劳动强度降低、标准化合格率提升等多重实效。
“单子上罗列的,都是从S1214、S1216工作面攒下的‘老毛病’!S1218工作面刚刚开采,这些问题不能拖,谁能解决,奖金就给谁!”班前会上,工区主管话音刚落,职工们的目光就聚焦在了这张“悬赏榜”上。
难题面前,机电检修班班党员攻坚小组主动“揭榜”,解决机尾管线错综缠绕问题,攻坚小组围着机尾现场摸排,最终提出“借物改造”方案:用闲置的采煤机电缆通行链作为“保护铠甲”,把5条液管、电缆和信号线一一理顺收纳,再固定在端头架与超前架之间。经过两天不断调整后,机尾“乱麻”终于变成了“直线”,长期困扰生产的管线剐蹭和拉拽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机尾作业人员由原来的2人缩减至1人,内部标准化检查合格率也从之前的85%提升至98%。
除了管线改造,三项“接地气”的创新更让工作面受益:针对黄泥灌浆管占道问题,焊制“管道龙门架”,将管子架在超前支架前端,随支架前移同步移动,避免铲车碾压导致的管路破损,每月减少2次换管误工;为解决传感器信号线杂乱、吊挂不规范问题,设计“可调节式传感器挂杆”,通过卡扣式结构实现高度、角度灵活调整,信号线整理时间从每班20分钟缩短至5分钟;面对水泵易被支架挤压问题,定制“水泵专用防护架”,采用角钢焊接框架并加装固定装置,水泵故障率从每月1-5次降至0。
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小创新,不仅让一线劳动强度显著降低——机尾整理、管线维护、设备检修等岗位的体力作业量减少40%以上,每班人均节省辅助作业时间近1小时,还直接创造了1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更让工作面标准化水平、作业安全性同步提升。而“悬赏榜”仍在持续更新,新的思路还在不断涌现,持续为工区降本增效注入“长效动力”。(王明 )
云计算蓝皮书显示,2025年以来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云原生、智算云、行业云等新形态快速发展,为政务服务、工业制造、金融科技和医疗健康等领域提供了坚...
在“人工智能+”行动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双重驱动下,多家制造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将人工智能深度嵌入设计、生产、物流和售后服务全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