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权海宁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在奋进新征程的伟大时代背景下,抓好干部作风、严明组织纪律,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将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让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从而实现“忠诚”“干净”“担当”的有机统一、相辅相成。
抓作风,需持之以恒,在“治顽疾、树形象”上见真章。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作风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贵在锲而不舍,难在久久为功。要坚决摒弃“一阵风”式的运动化治理,转向常态化、长效化的机制建设。必须紧盯“四风”老问题和新动向,对于“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软钉子”,对于“撸起袖子不干活”的“摆拍式”干部,对于“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要敢于亮剑、精准施治。
严纪律,需令行禁止,在“划红线、明底线”上动真格。“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纪律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干部约束自身、履职尽责的安全带。严明纪律,首在教育,要使广大干部深刻认识到党纪国法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重在执纪,要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切实维护纪律的刚性约束力。唯有让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才能有效遏制作风问题滋生蔓延,保护干部行稳致远。
锻造干部,需严管厚爱,在“促作为、担使命”上求实效。锻造“干净”与“担当”兼备的干部,需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严管是前提,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扎紧制度笼子,让干部在“探照灯”下行使权力,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确保其“干净”底色。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纪律建设没有休止符。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唯有以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抓作风,以“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决心严纪律,才能锻造出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在这一宏大进程中,新质生产力被赋予了重要的...
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这一历史转型的关键动力,新质生产力成为引领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所谓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