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中国经济换上新的引擎,国际舆论期待下个五年,四中全会擘画“十五五”蓝图

企业报道  2025-10-21 10:12:34 阅读:333

  

  “新质生产力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日上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我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从国际收支看,外贸展现强大韧性,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9月末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此外,主要实物量指标也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1.6%,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4.8%、4.4%。

  发言人强调,科技创新持续赋能产业创新,新产业新动能茁壮成长,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国经济正在换上新的增长引擎。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8%、16.3%、8.6%。

  发言人称,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地缘政治冲突、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频发……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实现了5.2%的经济增长,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在不稳定不确定环境下应变破局能力和抗压耐压强大韧性。放眼全球,5.2%的经济增长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增长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

  “中国GDP增速稳定。”《纽约时报》20日称,强劲的出口和对新工厂的持续投资,使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美国彭博社称,中国的数据在多项指标上均超出预期。尽管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 4.8%,但这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是一个非常高的数据,而且也高于市场此前的预期。此外,一些先行指标显示积极因素正在积聚,比如一些主要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助力企业盈利改善。鉴于中国经济表现好于预期,可能会进一步提振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乐观情绪。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2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三季度5.2%的经济增长来之不易,既体现了经济基本面的韧性,也凸显了结构性优化的特征。这一成绩是在创新驱动与统一大市场双支柱推动下实现的,体现出较高的增长质量和在内外复杂环境下保持稳定增长的内生动力。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称,世界银行日前发布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半年一度的经济展望报告,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4月的4%上调至4.8%。专家认为,世行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一方面因其已逐渐了解中国经济结构及发展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面对美国的全面围堵战略,中国迅速出台反制措施,这让世界银行看到,中国有方案、有政策、有对策,能够抵消外部所产生的压力,并将其转化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的动力。

  中国五年规划3次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启,到今年“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70多年来,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已然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许多国际媒体纷纷盘点中国此前历次五年规划,尤其是“十四五”规划的经验和成果,以期找到中国快速发展的秘诀。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20日称,“十四五”时期,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投入屡创新高,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2.69%,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总量超700万人年,稳居全球首位。创新能力有效提升,2025年我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创新硕果累累……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五年规划往往会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英国广播公司(BBC)20日列举了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中国3次五年规划: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年-1985年),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吸引海外投资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也从根本上重塑全球经济格局;新世纪伊始,中国“十二五”规划(2011年-2015年)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今中国不仅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处于无可争辩的世界领先地位,还主导着生产这些能源和电动汽车所需的稀土供应链;中国的“十四五”规划(2021年-2025年)将重点转向“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跻身科技领域最前沿。(详见今日本报第十二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2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十四五”在经济方面取得了新的开创性进展,首先是在创新科技发展、人才培养方面打下了良好基础,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次是绿色发展的转型,中国的电动汽车、光伏产业在全球处于引领地位。从深层次来说,中国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消费重心转向新消费,不再是传统消费模式。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如人工智能、创新药等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发挥出强大拉动作用。这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媒体畅想“十五五”

  香港《南华早报》称,今年是中国“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如今的数据显示中国有充分的信心完成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目前,中国已经将目光转向下一个5年——“十五五”规划,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产业将支撑中国未来的高质量发展。

  “四中全会擘画中国经济发展新蓝图。”《华尔街日报》20日称,对于“十五五”规划,渣打集团预计,中国将在“十五五”规划中鼓励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研发支出,且民营企业将发挥更大作用。法国兴业银行的报告分析说,中国领导人越来越重视消费的重要性,北京已多次表示要让消费在拉动增长中扮演“主角”。瑞银经济学家表示,新的五年规划可能会阐明“反内卷”目标和核心原则。

  “中国将科技自主和安全置于新五年规划的核心。”西班牙《国家报》20日称,“十五五”规划不仅决定中国的发展方向,也将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内容要到明年3月份才会全部公布,但近来许多线索预示着该规划将走向何方。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重大问题时,一方面强调高质量发展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要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中国已成为全球产业转型不可或缺的发动机,”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5年,世界见证了中国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中心的持续转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已成为全球能源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今后5年,期待中国成为驱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创新实验室’和‘绿色引擎’”。


更多专题
学习时报:努力稳股市让老百姓的消费底...

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关乎亿万家庭的财富增减与消费底气。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强调,“多措并举稳住股市,...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