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扎根宁德的生物科技领军企业,安发(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发”)充分挖掘福建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物经济。通过国际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对当地农业优势资源进行精深加工,成功填补“丰富优势资源尚未转化为优势产业”的空白,成为依托特色资源发展生物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其构建的“安发模式”经福建实践验证后,逐步向全国推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产生新活力。
古田样板:一二三产协同的“闭环密码”
在宁德古田,安发引导建设的1600亩生态园示范基地,是“安发模式”的首个实践样本。基地以“不破坏生态林”为前提,创新林菇、林果、林药立体种植模式:架上猕猴桃挂枝,架下灵芝、重楼50余种食药用菌茁壮生长,树上仿野生培育铁皮石斛,实现土地资源“多层次利用”。
核心区300亩猕猴桃母本园更成为“标准农业”标杆。引进改良 21 个品种形成金、绿、红、白四大系列,通过GAP标准化管理覆盖种苗、种植、质检、采收全流程,同时融合观光休闲与农耕研学功能,每年吸引超15万人次参观研学。该基地先后获评“福建省农民创业园”“省级科技特派员项目”,其“生物资源— 生物科技—生物产业—生物经济”的循环模式,被福建省社科院定义为“福建新兴产业发展的安发模式”。
以古田为起点,安发在全国布局3万亩高优猕猴桃示范基地,通过“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保障农户收益:农户按标准种植的农副产品,经安发科研团队研发、自有生产线加工为药品、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再通过全国销售渠道推向市场。从田间到产业链终端的闭环,既解决了农民“种得出、卖得好”的后顾之忧,更实现了经济、社会、政治效益的统一。
全国实践:从资源禀赋到产业脱贫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安发模式”突破地域限制,在全国多地落地生根。秉持“好产品要有好原料”理念,安发通过“自建+合作”模式,在福建宁德、三明、南平,江西赣州,广东连平,贵州六盘水,甘肃甘南,山东淄博,吉林长白山等地,建成食药用菌(银耳、猴头菇等)、道地药材(黄芪、党参等)、果蔬(蓝莓等)标准化基地,总面积超3.6万亩,带动5万余户农户及涉农企业发展。
“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联合采购”机制,让安发每年采购原料超万吨,直接带动农民增收近1.8亿元。其中,福鼎栀子中药材基地达1800亩,猕猴桃基地超1.2万亩,成为区域特色产业的“增长极”。
云南省金平县曾是红河州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国家级贫困县,“安发模式” 更成为精准扶贫的 “金钥匙”。2016年,响应国家扶贫号召,在外交部引荐下,安发以古田生态园为样本,通过“安发模式”与金平县达成扶贫项目合作。安发通过对金平县金河镇、老勐镇及当地环境和资源的深入调研,并走访诺玛养殖专业合作社及当地农户,提出在地果、药、茶资源的基础上,引进生长快、产量高、见效好的黑木耳、杏鲍菇等等食用菌品种和猕猴桃等名优水果品种,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打造扶贫样板。为此,安发通过免费提供共黑木耳及杏鲍菇菌种、猕猴桃及黄精中药材种苗,定期到试种基地现场技术指导,培养专业农民,并积极做好原料回收和推广销售,培育了云南金平诺玛养殖专业合作社食药用菌种植大户,取得了很好的龙头带动效益。
中医药创新:强链补链激活健康产业
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战略规划,安发确立“医药+康养”双核战略,投资5亿元打造福建省级重点项目安发本草生命健康创新研究苑。该项目占地31亩,涵盖科研创新总部大厦、中药创制实验平台、科研中试生产中心等6大单体,建成后将成为集“种、研、产、销、医、疗、养”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产业园。
在运营端,安发构建“线下实体门诊+线上互联网医院”融合体系:线下布局500 家基层中医诊所,线上通过互联网医院实现中心药房统一配药与物流管理,有效缓解偏远农村“看病难、缺医少药”困境。同时,其与福鼎农业合作社合作的栀子标准化基地,推动闽产道地药材GAP种植,深化栀子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保健食品的研发加工,让“好药材”真正转化为“好产品”。
公益同行:科技教育扶贫彰显担当
“安发模式”的温度,更体现在社会责任的践行中。福建省安发高益槐科技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以来,以“服务科技教育、帮扶弱势群体”为目标,持续开展公益行动。
在教育领域,2019年两月内发起6场“传递爱心‘书’送希望”活动,为福建、山东、四川等地农村学校捐赠图书;为四川南部县大坪镇小学、云南弥勒者甸小学等改善教学环境,连续多年为古田一中颁发奖教金,助力教育提质。
在弱势群体帮扶上,基金会先后向吉林延边、山东莱芜、湖北武汉等地慈善机构捐赠物资,2018年为重庆沙坪坝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捐赠5万元资金及价值5 万余元的营养物资;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不仅捐赠230余万元健康物资驰援武汉,更仅用7天转产口罩,成为国家紧急物资保供单位,彰显企业担当。
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安发模式”以其资源转化力、科技驱动力、产业融合力、机制创新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物经济+”的解决方案。这种立足区域实际、激活多元要素的创新实践,不仅在闽东大地打造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本,更通过标准化体系输出与定制化模式移植,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提供可借鉴、可延展的“安发智慧”,彰显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科技内涵与实践智慧。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