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发热量较同期提升200大卡/千克、人均工效同比增长6.2%、“四新”技术应用成果创效约580万元……
“钱从哪来?成本怎么控?”今年以来,面对煤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陕北矿业韩家湾煤炭公司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钱从深挖内潜中来,成本从全员管控中来。
严控成本过好“紧日子”
在刚刚落幕的陕煤集团“四项重点工作”项目竞赛中,陕北矿业公司“12455”提质-降本-增效管理体系在重大项目投资建设板块斩获金奖,消息传来,广大干部职工精神振奋,欢欣鼓舞。
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在韩家湾煤炭公司,这一体系已全面融入生产经营各环节。
建章立制是基础。公司配套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月度+季度+年度”三级联动考核体系,推动成本管控措施精准落地;构建了降本增效长效工作机制,围绕4大方向实施22项关键举措,将“过紧日子”理念融入日常,构建目标清晰、协同高效、长效落地的精细化管控机制。
在实践过程中,公司坚持“用赚钱思维去花钱”的理念,推动低价采购和内部协作,以集中采购制度为核心,结合市场调研和比价分析,严格执行“同等条件价格优先”原则,有效压减成本;实施“三级”审核制度,确保材料计划精准上报,本期材料计划执行率达99.7%,实现采购成本精准控制与资源高效配置。
精益求精把好“煤质关”
生产源头是矿井的“效益活水”。公司以“精进产品质量”为核心抓手,通过提升煤质管理、改造洗选工艺、优化销售格局及塑造品牌价值等举措,构建产品全链条竞争优势。
按照“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思路,公司优化煤质管理办法,划定煤质红线,加强煤质奖罚考核,对采掘头面始终坚持三班化验,按日通报煤炭产品质量,及时进行奖罚兑现。
煤质管控带来的是“真金白银”,公司坚持改进技术工艺,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煤矸分装分运系统投用后,破解了长期以来煤矸混杂运输的难题,投入仅10万元的项目,年创造价值达150余万元;综采工作面开采前,公司持续运用水力压裂技术对煤体进行预裂,严格控制采煤机截割速度,回采期间效益增加约750万元。
此外,公司坚持产销协同,调研市场行情,及时反馈客户需求情况,主动同重点用户协商洽谈,以优质煤开拓新市场;应用智能化销售系统,装车时间精准控制在1分钟以内,客户满意度大大提升;积极推进“阳光销售”品牌建设,借助“中国优质名牌产品”等品牌影响力,打造行业领先品牌,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精细管理算好“经济账”
为了确保“四种经营理念”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企业发展的神经末梢,公司以“增效”为导向,深挖内潜,做到既能“省钱”又会“赚钱”。
管理促生产,预算提效益。公司将业财融合理念融入全面预算管理,构建覆盖全面、成本精细、资金稳妥、预算精准的管理体系,并借助“三网一平台”的信息化优势,业务量数据实现了实时共享,真正做到“产供销”三网联动。
为了对生产经营全要素实现动态管控,公司设立生产技术、机电设备、人力资源、经费支出和项目工程五大管控中心,落实“计划-执行-分析-考核-激励”五大管理职能,形成权责明晰、协同高效的组织运行体系,做到既在生产经营花销的大额费用上立足于精,又在非生产性支出上实践于细。
“涓滴微利”看似不起眼,但积累多了也有“大效益”。一方面,公司持续巩固现有成果,坚持实行节水节电、无纸化会议、修旧利废等举措,实施“三降三减一取消”方案,十项费用同比降幅5.38%;另一方面,将生产任务、成本管控等关键目标转化为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标准,将年度目标逐级穿透到最小工作单元,推动降本增效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延伸,以长效谋长远,将涓涓细流汇聚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恒久动力。(杨楠)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