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更离不开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应用。当前,从新能源发电到储能技术,从环保装备制造到循环经济产业,各地绿色产业集群快速成长,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极。金融机构顺势而为,通过专项信贷、绿色产业基金、绿色ABS等形式,支持绿色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为节能减排和资源高效利用提供资金保障。基础设施贷款的稳步增长,也为绿色交通网络和智慧电网建设提供了中长期支撑。
在实践中,一些金融机构立足区域特点,打造“绿色金融+产业集群”特色模式。例如,围绕光伏、风电、氢能等产业链,设计“项目贷款+设备租赁+供应链金融”的综合方案,打通从研发、制造到运维的资金链条;围绕固废处置、水环境治理等环保产业,采用PPP模式和绿色REITs等工具盘活存量资产,吸引长期资本参与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通过“贷款+投资+托管”等多种形态结合,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获得稳定资金来源,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也随之提升。
面向“十五五”,绿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绿色金融考核机制和激励约束体系,引导金融机构更系统地将环境效益纳入授信决策和风险管理;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转型金融,支持高碳行业有序实施节能改造和结构优化,引导其走向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而不是简单抽贷、断贷。随着绿色金融标准与国际接轨程度不断提升,境内外资本在绿色项目上的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金融正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把绿色发展优势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关乎亿万家庭的财富增减与消费底气。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强调,“多措并举稳住股市,...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