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资本报道 >> 正文

天子的十二章纹是什么

企业报道  2018-12-25 11:52:31 阅读:927

  来源: 博物馆丨看展览

  在古代有一个传说,只要成为帝王,便会得到十二种神秘的自然力量,辅佐他成为至善至美至上的明君。后来,代表这十二种力量的图案,就被印在了帝王的衣服上,以“象其德也”,这些图案便是十二章纹。

  十二章纹是什么

  在出土的实物中,明定陵神宗皇帝朱翎钧的龙袍是最早的、带有“十二章纹”的实物。

  这件“缂丝十二章纹衮服”出土时,衮服上带有绢制标签,上写“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衮服”等字样。由此可知该衮服的确切年代为公元1617年。

  在这件衮服上,龙纹最突出,共有十二团龙,分别织于两肩和前后襟上。另外,两肩织日、月,背织星辰、山,两袖饰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六种纹饰分别列于前后襟团龙两侧,共列十二章纹。

  明代洪武十六年明文规定了章服之制,皇帝衮冕“玄衣黄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织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绣于裳”。

  此衮服与明制符合,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物。衮服开棺后迅速氧化,出土时面料已呈深驼色,各色图案均有破损,但仍可见其概貌。

  十二章纹具体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种图案,各有不同的寓意。

  宋代的聂学义在《三礼图》中结合《周礼?春官?司服》的说法,总结了十二章纹的含义。下面就以定陵博物馆出土的“明神宗缂丝十二章纹衮服”一比一复原品为例,详细解说十二章纹的含义。

  [华虫]

  华虫,即锦鸡,“取其文理”(文采),象征王者要文采昭著。华虫,即锦鸡,“取其文理”(文采),象征王者要文采昭著。

  [粉米]

  粉米,即白米,取其“养人”(滋养),象征帝王给养着人民。粉米,即白米,取其“养人”(滋养),象征帝王给养着人民。

  [藻]

  藻,取其洁净,象征帝王品行高洁。藻,取其洁净,象征帝王品行高洁。

  [黻]

  黻,是两个相背的“己”字,取其“背恶向善”(明辨),代表帝王明辨是非。黻,是两个相背的“己”字,取其“背恶向善”(明辨),代表帝王明辨是非。

  [火]

  火,取其光明,象征帝王光明磊落。火,取其光明,象征帝王光明磊落。

  [宗彝]

  宗彝,取其忠孝,象征帝王忠、孝的美德。宗彝,取其忠孝,象征帝王忠、孝的美德。

  [山]

  山,“取其人所仰”(稳定),代表帝王的稳重。山,“取其人所仰”(稳定),代表帝王的稳重。

  [日、月、星辰]

  日、月、星辰,“取其明也” (照临),代表皇权照临四方。日、月、星辰,“取其明也” (照临),代表皇权照临四方。

  [龙]

  龙,“取其能变化”(应变),象征帝王们善于审时度势。龙,“取其能变化”(应变),象征帝王们善于审时度势。

  [黼]

  黼,即斧头,取其“割断”(果断),象征帝王干练果敢。黼,即斧头,取其“割断”(果断),象征帝王干练果敢。

  十二章纹,来源于天地自然,是自然物的美学提炼。将自然物的美好寓意赋予帝王,使帝王成为了天地间至善至美至大的化身。

  十二章纹的演变

  西周时产生十二种纹饰:

  十二章纹最早产生于西周时代,《尚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这段记载只说明了周代有这些服装纹饰流行,并没有指明十二章纹是周代天子的礼服纹饰。

  东汉时确立为帝王专属:

  从历史材料可见,章服制度真正确立是在东汉。十二章纹确立为重大的礼仪用纹饰,明确可查的是在东汉永平年间。

  永平二年(公元59年),孝明皇帝诏有司博采、《礼记》、《尚书》等史籍,制定了详细的祭祀服饰及朝服制度,确定了汉代的服饰礼仪制度。

  朝廷规定:“天子、三公、九卿……祀天地明堂,皆……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以下)九章,九卿用华虫(以下)七章,皆备五采……”(《逗蠛菏·舆服下》)。即不同的身份地位,能用的章纹数量也不一样。

  自此以后,十二章纹被历代帝王相继仿用。

  隋代确立了每个章纹在龙袍上的固定位置:

  十二章纹作为帝王专属纹饰的完全确立,是在隋大业元年。

  隋炀帝诏定了章服之制,并规定了十二章纹在皇帝“衮冕”上的具体位置:“于左右髆上为日月各一,当后领下而为星辰,又山龙九物,各重行十二,……衣质以玄,如山、龙、华虫、火、宗彝等,并织成为五物:裳质以纁,加藻、粉米、黼、黻之四。衣裳通数,此为九章,兼上三辰(指日、月、星),而备十二也。”

  将日、月分列两肩,星辰列于后背,从此“肩挑日月,背负星辰”就成为历代皇帝冕服的既定款式。至于皇太子、侯伯、子男、孤卿、诸侯,则分别为九章、七章、五章、三章(《隋书·礼仪七》)。

  明代维持了十二章纹的规制:

  从明代弘治皇帝衮服上的十二章纹,就能看得出来。

  清代,十二章纹地位下降:

  到清代,十二章纹渐失其主要地位,演变为多种装饰图案中的一种,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其位置。

  十二章纹的落幕:

  十二章纹最后作为皇帝正统出现是什么时间呢?是洪宪元年。袁世凯老爷子穿着有十二章纹的袍子最后体验了一把帝制。从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到袁老爷子胸前的十二章纹。

  PS:最后再更正一个历史教科书上的谬误。教课书上的图片“袁世凯祭天称帝”,其实上面并不是袁世凯。看那人的胸前,并没有十二章纹。

  十二章纹伴随中华帝制走过了兴盛与衰落,如今已经归于沉寂。它从历史中来,要想了解它,也需投身到历史的洪流中去。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