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法治让长江三峡库区生态更美好

企业报道  2019-11-11 19:15:09 阅读:919

  2019首届中国三峡库区生态保护法治论坛开幕

5.jpg

6.jpg

7.jpg

8.jpg

  本报讯(记者 娄红淑 佘炀文)11月7日,2019首届中国三峡库区生态保护法治论坛开幕,来自中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法律工作者、理论工作者等200余人齐聚中国重庆开州,分别就如何加强三峡库区环境保护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库区各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构建跨学科、跨区域、跨行业、创新性的协作交流平台展开研讨,为全面推进三峡库区“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言献策。

  开幕式上,中共重庆市开州区委书记冉华章说:此次论坛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推动长江中上游特别是三峡库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务实举措,是从根本上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生动实践。希望各位嘉宾积极献计献策,以改革的精神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以专业的素养凝结出法治的硕果。

  随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向泽映,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长徐泉,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谭晓荣先后讲话。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其江表示,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的重要节点,承担着当地及长江中下游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此背景下,重庆市开州区委区政府举办三峡库区生态保护法治论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对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充分体现了开州区委区政府和开州人民强烈的看齐意识、大局意识、绿色发展意识和担当意识。对开州人民这种环境保护超前意识和奉献精神,大家发自内心的敬佩。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在两台“大牛”机器人的舞蹈下,组委会发布了此次论坛倡议书。最后,中国法学会、重庆市委政法委、湖北省委政法委、重庆市司法局、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水利局、开州区委、开州区人民政府、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西南政法大学等领导共同启动论坛。

  开州不在长江沿线,此次论坛为何落户开州?论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州区是位于三峡库区腹地的重点移民区县,2007年以来,完成了17万人的移民搬迁任务。三峡工程建成后,随着水位的涨跌,库区形成了落差30米、总面积348.93平方公里的消落带,其中,开州区内消落带的面积达到了近43平方公里,是中国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面积最大的区县。为了减少消落带的面积,缓解消落带对城市造成的环境影响,2008年,开州区在三峡水库澎溪河回水末端建成了一座长507米、高24米的水位调节坝,将消落带面积下降到27.98平方公里。而在调节坝的上游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内湖”——汉丰湖。近年来,开州区把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坚决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以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澎溪河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创建为抓手,积极探索消落带生态恢复治理模式。如今,汉丰湖湿地水清了、鱼多了、植被繁盛了,每年来此栖息的水鸟有200多个品种、2万多只,其中不乏中华秋沙鸭、鸿雁、小天鹅等珍稀鸟类。开州区居民也从中享受到了更多的生态红利,提升了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首届中国三峡库区生态保护法治论坛选择在开州区举办,也有利于直观展示开州区在依法保护三峡库区生态上的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

  据了解,本次论坛的举办主要是为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提供司法实践的案例样本,为国内水域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借鉴,为三峡库区环境治理、法治建设提供经验交流的平台。 论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其他法治论坛相比,本次论坛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范围更明确,就是针对三峡库区的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学术性和权威性更强,专业影响力更大。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