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边疆铸剑:以创新与担当开拓中国水脉

企业报道  2025-09-30 09:08:48 阅读:1035

  记中铁隧道局集团隧道股份项目党支部书记、经理文斌

8.jpg

  文斌

  在中华大地的辽阔版图上,西北边疆与雪域高原,以其极端环境和艰巨挑战,成为检验工程人意志的前沿阵地。狂风裹挟沙砾,雪山封锁道路,缺氧压迫胸腔,冰冷侵袭骨髓——这些常人望而却步的环境,却是文斌十余年如一日的战场。作为中铁隧道局集团隧道股份项目党支部书记、经理,文斌将青春的脚步坚定地踏在祖国的边疆,把个人理想与国家使命紧密相连。

  “水利是国之命脉,边疆是国之屏障。”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始终坚守的初心。从新疆到西藏,从黄土高原到雪域峡谷,文斌始终将自己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默默无闻的施工一线留下坚实的足迹。

  技术攻坚:在世界级难题中突围

  文斌的职业生涯,与中国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紧密相连。面对“最难啃的骨头”,他以创新为矛、以担当为盾,在一次次险境中实现突围。

  在引汉济渭工程的深埋长隧中,作为技术骨干,他首次提出“动态地质预报与掘进参数自适应匹配”方法,将实时监测与决策结合,有效解决了复杂地层中掘进机效率低下的难题,使施工效率提升15%。当高压富水地层犹如“地下瀑布”般喷涌时,他又推动采用“超前注浆+动态排水”的组合工艺,将涌水事故率降至零。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进,更是对世界级难题的“中国式回答”。

  2018年,文斌调任新疆YE供水项目,面对“一洞双机”施工工法的空白,他带领团队反复推演,创新提出“深埋长隧群TBM双机洞内同步组装工法”,让双机在狭小空间内实现同步推进。最终,上游隧洞月进尺提升至552米,下游达515米,单机单月最高进尺突破1135米,独头掘进最长17.5公里,创下行业新纪录。专家评价,这一成果成为中国水利工程自主创新的典范。

  2023年,他再次迎战过“硬骨头”——西藏林芝的DXH左岸DYD探洞。项目地处海拔三千米以上,常年气温零下,交通闭塞,物资运输需绕行数百公里。别人冬休时,他带领团队坚守高原。2024年3月,掘进机刀盘因遭遇蚀变带而被岩层卡死,常规处理需耗时数月,他亲自带突击队进入刀盘舱,连续作业56小时,最终仅用5天成功脱困。现场工人感叹:“领导不是站在后面指挥,而是冲在最前面。”

  这些经历不仅转化为6项国家专利、4项省部级工法认证,更凝结成一种信念:解决问题才是工程人最根本的价值。文斌强调“专利不是目的,能在关键时刻找到答案才是根本”。

  以人为本:团队与使命的双重雕刻

  如果说技术突破是文斌的利剑,那么团队建设就是他的铠甲。他始终认为,工程不是孤立的机器作业,而是人心凝聚的艺术。

  在西藏项目中,他为每位队员配备便携式氧气瓶和心率监测手环,保障高原作业安全。每周召开“座谈会”,倾听工人心声,关心谁家孩子高考,谁家老人患病。这种温情与严格并存的管理方式,让团队在艰苦条件下保持了旺盛的战斗力。一名工人动情地说:“文总记得我们每个人的名字,他不是冷冰冰的领导,而是贴心的家人。”

  在他的带领下,已有20余名青年技术骨干成长为项目的中坚力量。他深知,工程不仅是眼前的里程碑,更是对未来的育人事业。因此,他常说:“工程现场就是最大的课堂,青年要在这里完成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业。”

  这种理念不仅凝聚成团队文化,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25年9月,他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颁奖词写道:“他以山河为卷,以汗水为墨,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着水利建设的壮丽诗篇。”面对荣誉,他依旧谦逊:“这份荣誉属于整个团队,属于每一个在边疆默默奉献的建设者。”

  同年,他带领团队提前180天完成DYD探洞,为企业中标总额51.94亿元的JW梯级电站项目奠定基础。这不仅是工程上的突破,更是团队合力的最好证明。

  尾声:山河作证,青春无悔

  从戈壁到雪域,从地下数百米的硬岩隧洞,到海拔三千米的高原险段,文斌用十八年的坚守,诠释了新时代工程人的价值。他的故事,不是孤立的个人传奇,而是中国水利建设群体精神的缩影,是大国工程人无声的誓言与奉献。

  在极端环境中,他带领团队一次次突破技术瓶颈,化不可能为可能;在漫长的施工岁月里,他把个人的青春年华,化作隧洞里的一米米进尺,化作水渠中奔涌的清流。工程的背后,是一代青年用肩膀扛起的国家战略,是一群建设者用热血与心智守护的万家灯火。

  “我们建设的不是普通工程,而是百年千年的基业。即使将来没有人记得我们的名字,山河会记得。”文斌的这句话,既是对团队的深情告白,也是对时代的坚定回答。那些提前贯通的隧洞、那些突破难关的施工现场,已化作山河间永不磨灭的印记,镌刻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边疆铸剑,铸的不仅是钢铁与混凝土,更是忠诚与担当;铸的不仅是隧洞与水渠,更是青春与理想。文斌与他的团队用行动证明: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总有人默默托举着民族复兴的伟大工程。无悔青春,山河作证,唯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青春才能无悔,生命才能闪耀。(作者:张明)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