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井管理中我们总结出‘2322’工作法,今年前两月作业区综合递减率控制在0.61%以内,持续撸起袖子加油干,颗粒归仓每方气。”3月11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开州作业区经理廖敬与生产技术员交流时说。
走过31年勘探开发岁月的开州作业区,95%以上的气井压力逐年降低,进入“休眠期”,开采难度与日俱增。新课题提出新挑战,作业区不断摸索气井挖潜规律,将动态分析与挖潜稳产融合、科学开发与降本增效融合、精细管理与风险控制融合,“2322”工作法出炉,即强化“2级”动态分析,查找制约气井正常生产的“瓶颈”;加强“3类”气井管理,打通阻碍气田稳产的“关口”;落实“2项”机制,形成“二次创业”的强大“合力”;夯实“2个”平台,稳固“持续发展”的“根基”,气井挖潜活学活用,确保综合递减率有效控制。
今年,作业区在现有94口生产井(其中56口具有挖潜潜力)做文章,在落实气井承包责任制上动脑筋。以召开2023年气井承包责任制建设会为契机,阐述气井承包责任制建设的背景,讲解气井承包责任制执行流程,划分措施井和重点气井具体承包支部及承包人,培训生产数据管理平台系统查询操作及分析,调整发布异常气井措施,过程完成与产量达标进行考核,气井挖潜落地生根。
针对罐4井、罐29井关停达10年的情况,作业区持续加码挖潜力度。
“原来的工艺条件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采输要求,竭尽全力‘复活’关停井!”沙罐坪中心站站长任晓义说。作业区组织骨干力量对两口井准确识别,科学分析,改造两口井现有的地面管线,将井口管线接入生产官网,分析原有生产数据,编制复产计划,实现气井“复活”。目前,两口气井生产稳定,日增气量0.8万方。
在此基础上,作业区针对不同气井的特殊性,制定相对应的挖潜措施。
天东11井利用智能泡排加注装置功能,开展动态分析,制定合理的泡排加注比例和加注量,探索油套互倒排液,最大化发挥气井产能。运用车载泡排装置的高机动性,改变偏远无人值守井无法开展泡排采输的现状。对大天002-8井、门西005-H3井、天东99井等7口暂无固定泡排加注装置的气井,开展更为有效的泡排加注制度。根据天东62井、天东67井等5口柱塞气井调整措施制度,累计日增产3.7万方。
作为气矿产气量名列前茅的作业区,将精细气田开发生产管理,对大天2井、天东021-X6井、罐003-H3井开展措施复产,分析跟踪气井动态、优化措施制度,重点对间隙井生产周期进行分析论证,提前做好工艺优化、大修施工作业等停气时间排序,最大限度发挥生产潜力,提升挖潜稳产效率,为全年生产任务完成提供有力支撑。(通讯员 李传富 李留洋)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