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物探“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郑家志二三事
他技艺精湛,多次参与行业标准、题库的起草修订,是响当当的集团公司技能专家。
他锐意革新,拥有实用“黑科技”10余项,是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
他在巴山蜀水的千里勘探测线上摸爬滚打30年,是一名有着17年党龄的“老”党员,却又是一名履职不足半年的新晋支部书记。
他就是郑家志,中石油东方物探西南分公司2020年度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
温度党课情暖工地
“作为油气勘探的先锋队,我们要响应上级决策部署,干好项目任务,为西南油气田‘上产500亿、奋斗800亿’贡献‘物探测量力量’!”
今年3月,就在郑家志刚到测量工程中心一队上任的第二天,他便马不停蹄地赶到四川盆地简阳—乐至项目驻地,结合开展“迎百年,学党史”和“转观念、勇担当、高质量、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给全体党员、员工上了第一堂党课。
简阳—乐至项目是郑家志落实班子分工、主打负责的一个重点项目,随后,他的“微”党课也在工地频频上“线”。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一块红色土地,当年陈毅元帅曾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如今,我们要沿着英雄的足迹前行,多为国家找油气……”随着勘探进入陈毅元帅故里,郑家志又专程带领支部党员来到陈毅纪念馆,缅怀元帅的革命历程,并重温入党誓词。
哪里有困难,党课就到哪里上。当作业人员进入地方经济作物区施工时,郑家志便在柑橘林旁就地开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必须做到绿色勘探、清洁生产……”
“讲党课是我的一项工作职责,在测线上,与员工面对面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见证一个个设计点位放样成一组组勘探数据,既踏实又有成就感。”郑家志由衷地说。
一堂堂接地气、有温度的党课,不仅让党员们从内心迸发出“感党恩、跟党走”的真情实感,更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干劲。
榜样力量攻坚克难
“伍宝负责陈毅故居和无花果园区,冯光辉负责蔬菜大棚和柑橘园……所有区域的点位质量、安全距离必须规范到位,大家能不能完成任务?!”“保证完成!”
4月初,项目因各种原因而施测困难、一度滞后,郑家志和班子成员多方调查,找准症结,遂将测区内的苗圃、场镇、管网密布区等“硬骨头”划分成5个党员责任区,明确“党员先锋岗”,组成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困难面前,党员干部首先站出来,冲在前。项目施工期间,一测党支部共计组织开展突击活动13次,攻克急难险重任务15个。
郑家志一头扎到测线上,一呆就是两个月,时常带着突击队员穿梭在田间山岭。“测量是物探的第一道工序,凡是经过我们手里的勘探资料,都必须是精度高、质量高的放心产品!”郑家志坚定的目光,和浑身上下所散发出的奋勇争先、敢于亮剑的劲头,深深感染着身边的同志。
党旗引领,众志成城;有的放矢,各个击破。简阳—乐至项目测量作业较原计划提前35天完工,安全优质施测物理点211452个,实现了质量自证合格率100%、质量成果合格率100%。
创新岁月硕果累累
郑家志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不管工作平台如何变,他弘扬工匠精神,瞄准生产一线瓶颈、短板开展创新创效的热情始终不变。
郑家志曾在国家级期刊发表技术论文10余篇,编写的两套软件获国家版权局颁发自主知识产权。2020年至今,他按照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协会安排,领衔完成了“无人机PPK时刻偏差”等3项攻关任务,对提高施工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测量工程中心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郑家志领衔的创新团队紧跟科技前沿,大力开展群众性研究攻关,先后获得“物探测量数据后处理软件”等四项主要创新成果。
其创新成果在2021年度四川盆地南雅向斜、简阳—乐至项目三维测量施工中推广运用,实现了全信号网络互通,全数字化实测,云端数据实时传输,有效提升了一线施测时效和生产数据的精准度。(谢佩君 何茜雨 何帅兵)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