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记者梳理农产品热点事件发现,消费者购买果蔬等农产品,对其“颜值”较为关注,农产品分拣成为部分商家的“必选项”。而有的加工户为了让“相貌”较为一般的农产品卖相更好、卖价更高,不惜使用违规化学药品进行“美颜”。这不仅有损农产品原本的品质,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市场购买农产品,“好看的农产品”符合人们对于“秀色可餐”的期待,相比于“歪瓜裂枣”,消费者更青睐品相俱佳的农产品,是人之常情。市场跟着需求走,也是情理之中,“颜值”较高的农产品,不仅能加快销售速度,也能卖个好价钱。在上市销售前,对农产品进行必要的挑选、整理甚至处理,十分必要。不过,只重视农产品的“卖相”,而忽视农产品的品质甚至安全性,问题就大了。
农产品过度“美容”,源于对消费者盲目消费观念的曲意迎合,在利益的驱使下,个别见利忘义的商家剑走偏锋,农产品加工出现变味的“求长相”趋势,甚至不惜牺牲品质和安全,违规使用禁止超量添加的物质或化学药品对农产品进行“美颜 ”,让那些原本品相一般的农产品也变得好看,卖个好价钱。农产品虽然“好看了”,却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带来危害。
过度注重农产品品相,容易陷入消费误区。其实,无论外观如何,农产品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看的,好的品相可以锦上添花,好的品质才是立身之本。盲目注重品相而忽视品质,无异于舍本逐末,危害了自身健康,广大消费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形成健康绿色的食品观念。市场监管、农产品管理等职能部门应加大科普力度,引导消费者科学选购农产品,树立健康绿色的食品观念,对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经营者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堵塞农产品安全监管漏洞,重点是要把好农产品市场准入交易关,农产品未经检测或检测不过关,不得交易或销售,杜绝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筑牢农产品安全底线,为消费者吃得放心作出努力。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