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能源枣矿集团首套架空乘人装置吊椅自动存储、分发“机器人”在该集团蒋庄煤矿投入使用。
据了解,井下生产现场使用中,人员多流动较集中,而传统的架空乘人装置的吊椅存储装置为人工存储,需在架空乘人装置的机头机尾安设专人对吊椅进行人工存储、整理和分发工作,吊椅的存放与取送较为麻烦,且占用空间大,工作效率低,易出现吊椅拥挤掉落等问题,更是增加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蒋庄煤矿按照能源集团“三减三提”工作思路和枣矿集团“无人则安、少人则安”的安全发展理念,该矿积极主动与厂家对接,借鉴了“地面旅游索道”原理,借智借力研发升级了架空乘人装置吊椅自动存储分发“机器人”,全部实现集中控制,并在该矿北十采区轨道下山投入使用。
近年来,随着矿山辅助运输设备换代更迭速度加快,目前正在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架空乘人自动化系统也向着无人值守、自动化集中控制方向发展。而该系统要实现无人值守和自动化,其关键在于解决吊椅的自动存储、整理和分发的问题。
笔者了解到,在北十采区轨道下山架空乘人装置的吊椅存储装置选择上,采用了以煤矿井下压风作为动力源的气动马达自动控制结构的吊椅存储装置,吊椅存放轨道用于存放吊椅,吊椅存放轨道设有两个端口用于吊椅进出,吊椅存放轨道上方设有循环结构的转运滑道,转运滑道上设置转运拨爪;吊椅接收分放装置包括回收倾斜滑道和分放倾斜滑道,回收倾斜滑道上方设有直线驱动装置,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端设拨爪沿倾斜滑道运动,在不改变设备主体结构的情况下,在吊椅存储装置部分增加了吊椅自动回收和分放装置,实现吊椅的自动存储和分发,实现架空乘人装置吊椅存储无人化操作,减少吊椅管理岗位用工数量和人力物力的成本投入。
“北十采区轨道下山双向缆车通过使用吊椅自动存储、分发“机器人”,一方面节省了人力成本,按“三六制”三个班计算,每天节省36工时,另一方面减少了人员集中停留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又避免了人工存储吊椅时吊椅拥挤造成的吊椅掉落损坏和伤人事故,降低了维护成本和不可控成本。”该矿辅助综合工区技术主管李长峰介绍说。
通过进一步了解,缆车乘人自动化系统由抱索器助推装置、吊椅自动存储机器人、吊椅分发机器人、分发轨道、吊椅存储架和自动操控系统、电控及保护系统,远控及视频监控系统组成,运输人员过程中具有操作规范、运行平稳、保护可靠、安全系数高等特点,且可适用多弯道、多变坡等复杂巷道环境。通过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在地面调度站可全方位、自动化有效监督行人操作规范。同时,该系统安装了语音播放报警装置,在缆车启动时,可及时提醒“缆车启动 注意安全”,确保了缆车的运行安全。
“原来需要人工控制开停缆车和分发吊椅,现在可以自动自发地运行。架空乘人装置吊椅自动存储、分发系统的投入使用,不仅让乘人缆车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运行,保障了行车安全,还减少用工6人,让缆车司机这一工种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该矿辅助综合工区区长闵强说。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