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大川中,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一块热土。走进正在施工作业的中江东—大英地区三维地震勘探采集工程项目工地,更让人亲身感受到油气勘探员工为多找油气资源起早贪黑、跋涉奔波的炙热情怀。
工地巧遇夫妻俩
多日的秋雨终于停歇,先前从云缝里露出的光亮,不知何时又被云层裹住了。这时,从山中密林里走出一对身着红工装的物探测量工。他俩一前一后,在一块刚出土不久、嫩绿的豌豆苗地边就停了下来,按GPS卫星定位设定的测量坐标,操作手立杆定位,输入物理点的相关信息,辅助工在定位点上用红油漆画了一个直接约5公分的圆圈、然后撒下碎纸屑,再写上测线号和点号的彩条,系在在旁边的树枝上,就这样,一个测点的测量施工完成。
这是11月3日笔者在遂宁市大英县象山镇三溪村5社三溪河边看到的一个场景。所见到的测量工是一对夫妻,丈夫名叫阳定平,是操作手,妻子周宣菊是辅助工,刚才施测的,是2141线的2084点。这天早上,他们7点过天刚蒙蒙亮,在驻地遂宁市大英县象山镇匆匆吃了早饭就上了工地,午餐他们一般是在工地上吃点馒头面包,是早上带出的。笔者下午4点左右造访时,他们已经测了近百个点。
夫唱妻随施测忙
测量操作手阳定平1970年10月出生,家住重庆市永川区来苏镇白水桥梯子坎村十组。1997年经熟人介绍开始在物探队做工。第一年到的东方物探西南分公司物探209队,先是安排在钻井机场,一个月后就到了测量组。第二年被安排担任了GPS操作手,工作主要是在川渝探区。2009年,还跟出川队伍到了东北干了一个项目。
“我们是1994年结的婚,有了小孩后我就在家带小孩,他是年年都要出去。后来孩子上了初中住校了,我就跟着他出来的,转眼间也是10多年了。”
阳定平的妻子周宣菊介绍了她的情况。周宣菊比阳定平小4岁,娘家与阳定平的家不远。
“现在钱都不好挣,能够出来和老公在一起,两个人互相也有个照应,还可以凭自己的劳动挣点钱。儿子20多岁了,他成家结婚要有房,在永川买了一套,首付10多万都是我们为了他付的,这也是在勘探队打工积攒下来的一点钱。”
“在勘探队打工那么些年,你们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来到勘探队这么些年还是很有感情,不管在哪个项目上干,物探队都没有亏待我们,工钱从来都没有拖欠一分,都是项目一做完就结算。”
“那你们还准备在勘探队干多久?”
“只要勘探队要我们就一直干下去,干到莫法干的那一天为止。”
普通人,平凡事,聊起来话题多多。据队上介绍,现在工地上的五队夫妇中,阳定平和周宣菊是时间干得最长的,他们工作严谨认真,所干的活很少有返工的。每个项目承担的工作量,他俩也是较多的。
惬意时光收工后
阳定平和周宣菊是9月上旬上的这个项目,经过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后,9月11号开始上线。他说出工以后雨水特别多,特别是10月20号这天,早上出工时看到没有雨,结果一出去只测了几个点就下起雨来了。他们赶紧拿出施工配置的雨衣穿上,还是继续测,工作不能耽误。这天只测了20多个点,是到这个项目工地后工作量最少的一天。
11月3日这天,夫妻俩早上出工后,先从1194线2087点开始测,测到2151点转1197线,从2141点开始测,到笔者造访时已经测到编号为2084的点。按照当天的施工计划,他们还要测20—30个点才收工。
时近下午4点,虽然离日落时分还差几个小时,但远山近岭显得有些昏暗。顷刻间,阳定平周宣菊夫妇俩的身影消失在山林中。傍晚时分,他俩才回到驻地象山镇,晚餐是邀约几个队友找一家小饭馆,炒上几个小菜,阳定平说邀约队友一起吃晚饭可以多吃几样菜,饭钱则是AA制,吃了费用平摊,一般一个人一顿下来,差不多20多元。这比自己单个吃还要便宜点。菜好上桌,拿出在当地酒厂买的老白干,喝上二两解解乏,那才是他们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
采访手记:浩瀚苍宇,时光无限。阳定平从二十多岁的青春年华走进勘探队,如今已年过半百。其间,还动员妻子随同做伴。在十分宝贵的人生岁月中,阳定平夫妇以弱小之躯,撑起勘探项目工地上春夏秋冬的坚守,无怨无悔,默默奉献。在此特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祝愿他们明天的生活更美好!(黄伟 何茜雨)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