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物探西南分公司民爆工程中心一队勘探作业攻坚记事
在今年紧锣密鼓的龙门山断褶带油气勘探中,有一支鲜为人知民爆工程作业队伍。在相对高差2290米的陡峭山崖中,蛇兽出没、植被茂密的无人区里,留下了他们攀登跋涉的足迹。他们是东方物探西南分公司民爆工程中心一队的300多名作业员工。
誓言添力引领
“冲出无人区,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6月2日,在鲜红的党旗下,一片斗志高昂的呼声打破了深山里的宁静,这是西南物探分公司民爆工程中心一队党支部成立的下药攻坚小组奋战在无人区的第12天。他们每天凌晨5点起床,肩扛近50斤的民爆物品徒步进山,每天都要经过3个多小时的山林攀爬、甚至四肢并用才能到达第一个下药井位;每天完成下药10-15个井位,期间爬坡上坎,穿越荆棘陡崖,直到天黑才返回住地。日复一日,经历了数次天气突变成“落汤鸡”,更经历了草丛中野兽惊魂,刺藤缠身更是家常便饭,可他们不畏惧,不退缩,勇往直前。
项目启动之初,该队队长吴守鑫带领4名党员挂帅出征。经过前期组织踏勘、统筹谋划、精细部署,组建了由24名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作业无人区下药攻坚小组,划分成4个党员攻坚班,势必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无人区1000多个井位的下药任务,为后续施工的顺利推进赢得时间。
早在开工前,该队深入开展“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的主题教育,队上结合项目施工,组织开展党员、员工大讨论,坚定了迎挑战、奋力拼搏的坚定信念。
后勤强力支撑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人区内,除了熊、野猪等野兽出没外,还有其它大量的动物出现;没有网络,吃住行皆是问题。为确保攻坚组的生产有利进行,该队成立了专门的后勤保障班,每天运送新鲜的肉蛋、蔬菜、大米、饮用水等补给,还配备了自热饭、八宝粥、压缩饼干给攻坚人员当午餐。夜晚,山里温度很低,还为他们送去保暖物资。有了基本保障,攻坚班更加斗志昂扬信心满满。
“到处都没路,旁边就是崖,有一次我把路边的竹子编绑在一起,给它铺地上,怕竹子承不起,我先拉着保险绳过去,再喊他们把东西一样样地递过去……”说起自己“编”的竹子路,同是党员的攻坚班班长周辉有些得意。
据攻坚班人员介绍,他们每天早上最迟7点多领完药就进山,必须在下午4至5点之前往回赶,到达搭建的无人区临时支撑点。为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无人区的下药任务,民爆工程中心一队制定了科学的突击计划,精细每个点的地理位置,下药施工相互策应、密集作业,规避陡崖带来的安排不合理;按区块划分下药段,人员根据当日难易灵活安排,集中优势将特困井位逐个击破。针对工区的特殊性,保障人员安全,该队还采取了定时报平安制度。
“山里有熊、野猪,除了配备一定的防护工具外,我们要求必须3人以上同行,投入施工以来,还没有出现人员走失或动物伤害的情况。”后勤保障组长兼下药组长肖义文介绍说。
运输倾力保障
“我们早点把炸药送到,他们就好早点收工”。为给攻坚班的人员争取分秒的下药时间,党员王勇一行人每天凌晨四点就要起床装好“弹药”,驱车进山,往返7至8个小时的车程,一路心系攻坚班的守望,安全、及时、准确的将民爆物品发放到攻坚人员手中。
由于工区交通条件极差,工区无道路区域纵深深,最大的达10公里,该队由党员王勇、王兴明等人组成的红旗运输班,不仅要负责民爆物品的运送,他们还主动承担起自修路的恢复、维护,为的是尽量将民爆物品运送到接药最近的位置,让攻坚班的人员少走一段路程。有了源源不断的“弹药”输送,攻坚班的日工作量没有一天拉下,比预期的大大提前,胜利的捷报指日可待。
除此之外,负责该项目的搬家倒组的驾驶员在接送完人员后,主动承担起下药班组的辅助工作,探测道路、探察地形、计划补给、吃住保障等信息,让下药人员无后顾之忧的投入到生产中。同时,该队充分发挥驾驶员的能动性,多干多跑,真正做到上下一盘棋,共克时艰,把降本增效落到实处。
截至6月7日,该队投入下药作业单元30个,完成下药井位4955口,占项目工作量的65%。( 周学绝)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