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感激人生苦难不是假的。他是用无法回还的童年幸福做抵押来尝试生命的残酷意义的。
有的人感恩是极其虔诚的。他是用惟一的青春岁月来作为奉献,为这个不可复制的生命里程做一个有力的展示。
郑荣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做成功企业家的同时也在做一个成熟人所做的一切,而且做得很好、很到位。因此,这个18岁闯上海滩的渔家仔能够在上海立足并成为创业者的榜样,成为人民的代言人。
因为他从属于一个更伟大的传统,所以他懂得感恩。
他的感恩表现在对上海商业企业改制的贡献。
1983年,他就敢于向国营企业管理者“销售”自己大胆的想法并赋予实践,成为上海市第一个承包国营商业企业柜台的人。2004年,他在回答记者“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积极参加企业转制改革”话题时说:“发展要有新思维,改革要有新思路,开放要有新局面”,显示了他出色的理念基础。正是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他成功的融来温州民间资本3亿元,使上海一家国有商业企业的改制得到了很好的推动。“圣德娜”商业品牌成了中国第一街——南京路上的一个旗舰。
他的感恩表现于对基层百姓的无限关爱。
有人曾经问他:“20多年了,你为什么一个劲儿地向前冲?你的房地产业那么赚钱,为什么还做电器生意?”他回答说:“我不冲,我的4000名职工到哪里就业?”
出身贫寒的他怎能无视这些与他有共同感受的人的疾苦?
2000年到2006年,他每年都以个人名誉捐出几万元、上百万元给所在的社区。曾经无情的海浪,已经成了遥远的记忆,但那种刻骨铭心的拼搏经历却成了他回报社会的动力。20多年来,他带领员工苦练内功打造的“五星级企业”就是要以“中国最好”的产品服务于社会。服务对他来讲是个大概念,大到为全社会、为更多的人。所以,当华东集团在2001年实现销售额7亿元时,他对职工说:我们一定要有危机感,因为我们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代表的是国家的实力,国家强大我们企业才能更强大。
他的感恩还表现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员工们对记者说,在一个民营企业工作,享受到老板的真心关怀不能不说是一种奢望。但郑荣德就能够想到“员工的健康是必须有保障的大事情”,他以多种方式解决了很多员工的保健问题。
“他还把招聘来的员工都当成人才来培养。”这是一个员工对记者说的朴素评价。
2001年是企业技术水平上台阶的一年,公司成立了“电源部”,填补了成套电器有限公司在直流系统配套及自动化控制技术方面的空白。“很多技术改革的成功都是靠这些人才完成的。我必须尊重他们的智慧。我希望为他们搭建人生的舞台,因为时代给了我这个大舞台,有才华的人都可以尽情的展示。能够奉献社会才是最大的幸福和感恩。”他说。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