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正文

携手钢铁制造之最佳合作伙伴

企业报道  2017-01-06 11:09:16 阅读:1081

  15年前,日本是惟一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的国家;现在,不断刷新纪录的中国则是全球经济的超级明星,在全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同时,21世纪也成为“中国世纪”。中钢便是发生在中国世纪企业明星,一位钢铁制造行业的超级伙伴。

  2008年5月1日,举世瞩目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仪式在大桥海中平台隆重举行。中国中钢集团公司是宁波杭州湾大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2007年12月5日,中国最大的钢铁服务企业和钢铁生产企业———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于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2005年10月18日,中国中钢集团与澳大利亚MIDWEST公司签署了铁矿石合资协议;

  ……

  中钢集团抓住与跨国企业、国家经济开发区建设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银行等一系列发展机遇,参与投资开发类似杭州湾跨海大桥这样的优质项目,既增强了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又有力地提升了中钢集团品牌影响力,也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4年到2007年,中钢集团销售收入分别突破200亿元,300亿元,600亿元,1100亿元。与此同时,集团公司的利润也从2003年的2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30亿元。4年的时间,中钢集团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翻了几番。2008年,中钢集团的销售收入预计超过1500亿元。

  核心战略:

  向钢铁家族频频发牌

  常常说自己需要独立思考环境的中钢集团总裁黄天文,在进入中钢集团的这些年来活动十分频繁,国内、国外、大学、企业等等,这一切都源自于他所处的这个独特的行业。

  发达国家的钢铁企业近年来已陆续进行了大规模的并购重组,钢铁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与此同时,国际钢铁业巨头加快海外扩张,力图将版图延伸到中国这样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国内钢铁企业面临被外资并购的压力越来越大。

  为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抵抗外来冲击,保护民族工业,中国钢铁业的并购重组已成为中国钢铁企业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大势所趋。国家也加强了政策引导,鼓励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面对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中钢迎来新的战略机遇。

  纵观中国钢铁行业,钢铁生产虽然利润可观,但已是群雄并起,竞争激烈,进入钢铁生产领域,并非中钢所长。

  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钢集团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加工、冶金产品贸易与物流、冶金工程总成配套服务、冶金科技研发以及招标、咨询等领域已形成了较强的基础和优势。细加分析,这些业务已几乎贯穿除钢铁生产以外,钢铁产业上下游的所有节点,如果加以整合、充实和提高,将可以建立起一种为钢铁生产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综合配套、系统集成服务的发展模式,进而与国内钢铁企业甚至国际上的钢铁企业建立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钢不生产一吨钢,也没有一个钢铁厂,但钢铁企业离不开中钢这样的企业。”黄天文结合企业实际,确定了中钢独特的定位:为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配套、系统集成服务。这一定位旨在打造钢铁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为钢铁企业提供高附加值服务。

  根据这一特点,中钢明确了企业的战略定位:中钢集团是一家为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提供综合配套、系统集成服务的集资源开发、贸易物流、工程科技、设备制造、专业服务为一体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但要实现这个定位,中钢还有一项重要工作要做,那就是要发展一批与钢铁生产紧密相关的核心实业,夯实企业发展基础,提升其为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提供综合配套、系统集成服务的功能。

  从2005年到2007年6月,中钢集团兼并重组了7家行业龙头企业,构筑起自己在钢铁行业的综合配套功能与能力。

  其中,西安冶金机械有限公司具有生产制造炼铁、炼钢、精炼、连铸、轧钢、炉前机械及矿山设备的综合能力,是我国冶金系统在西北地区综合能力最强的大型冶金设备制造厂;

  洛阳耐火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品种最全的耐火材料生产厂家;

  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炭素制品生产企业、国际炭素四强企业;

  邢台机械轧锟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目前装备水平最高、技术实力最强,世界上单一工厂制轧锟产能最大、品种最全、世界综合排名第二的轧锟专业生产企业;

  衡阳有色冶金机械制造总厂是我国重型冶金设备制造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具备集科研开发、设计制造、冶金矿山及有色工业成台套设备于一体的综合实力。

  这些企业在行业内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由于管理、资金的问题,发展遇到了困难,经过中钢集团的重组、改造和整合,又重新走上了蓬勃发展的轨道。

  跨国出击:拓展中钢大家族

  何种力量推动中钢不断出击?回答是,成为钢铁行业的大家族。

  中钢集团从恰那铁矿,南非铬矿,到与澳大利亚MIDWEST公司合资开发MIDWEST铁矿项目,与南非SAMANCOR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与澳大利亚PNN矿业公司合作开发南澳铀矿资源,收购津巴布韦ZIMASCO之控股公司ZCE股权项目等等。

  中钢集团跨国并购攻略四处出击,拳拳到位。

  明确国际化经营战略,优化全球运营体系和布局。国际化经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经营方式,必须要有明确的战略导向和长远规划。中钢集团将国际化经营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考虑,积聚优势力量,优化全球布局,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国际化运营体系。中钢集团根据国际化经营的整体需要,结合海外业务拓展重点,在海外设立了23家子公司和2个代表处,着力打造中钢国际、中钢澳洲、中钢南非、中钢德国、中钢印度五大海外区域核心公司,分别辐射东南亚地区、澳洲地区、非洲地区、欧洲地区及南亚地区。其中,中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立足香港、背靠内地、面向全球,大力推进中钢集团核心业务和核心商品的国际化经营,并对中钢集团整体海外业务和资金运作实施有效监控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全球运营中心、国际投资中心和国际融资中心的作用,成为中钢集团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平台和桥头堡。通过发挥海外公司贴近市场、资源、客户的优势,中钢集团实现了海外企业之间、海外企业与国内企业之间客户、商品、市场动态、行情、资金运用等资源的充分共享,形成了业务联动、优势互补的协同经营格局,大大提升了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

  建立和谐融洽关系,为国际化经营创造良好环境。中钢集团坚持“合作、友谊、双赢、发展”的理念,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树立大局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形象,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处理好与当地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为国际化经营营造良好和谐的外部环境。一是扩大当地就业,促进税收增长。中钢集团在海外投资兴业,为项目所在国家创造了数千个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时促进了当地政府的税收增长,仅中钢澳大利亚公司一家一年累计上缴各类税收即达9250万澳元,充分履行了跨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二是支持社区建设,营造和谐氛围。中钢集团所属几大矿山企业,把自己视为当地社区的一分子,积极为社区发展做贡献。如中钢南非公司将矿山水井和电机等设施、设备免费提供给当地居民使用,并通过为当地学校修理校舍、建设花园、供应木柴、捐赠课桌,进行艾滋病防治培训教育和培训技术人才等方式支持当地教育、卫生、就业等,提高当地居民素质,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尊重和支持。三是促进文化交流,充当友好使者。在发展海外事业的过程中,中钢集团特别重视加强与投资所在国和所在地的文化交流,消除误解、敌意,争取理解、支持,创造环境、商机。

  中钢集团国际化经营、海外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其资产总额、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均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产业集群:贸易与实业并举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会在今后的20年里推动对资源的巨大需求。

  中钢集团的企业形态传统上属商贸企业,以国内外贸易为主,实业基础较弱。为了优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完善为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提供综合配套、系统集成服务的功能,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中钢集团从2005年开始,展开了一系列并购重组,构建起了“中钢矿业、中钢炭素、中钢耐火、中钢铁合金、中钢装备制造”五大产业运作格局,企业实业化转型取得重大成果,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钢集团掀起的这轮并购重组浪潮,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从企业定位看,面向全球市场,为钢铁工业提供全方位综合配套服务是中钢集团的竞争优势。但从企业的生存空间看,单纯做贸易,将使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如何以实业为支撑发展贸易,是中钢要重探讨的课题。”黄天文思考着中钢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必须要有市场竞争优势,才能长期保持成功。

  矿产资源开发是中钢集团的传统业务,具有一定的基础。中钢立足传统优势,进一步壮大矿业实力,充分利用自身矿业开发的优势,通过合资建设、参股或控股等方式,进一步壮大了矿业板块实力。从2004年10月以来,中钢从加大海外资源开发和开展国内联合重组入手,逐步实现向实业化的转型。不仅如此,中钢紧紧抓住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实业,在冶金原辅料产业、加工制造业和科技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生产线等各个方面不断加快向实业化转型的步伐。

  中钢集团遵循“符合集团主业发展方向;企业处于行业龙头地位或具有重要影响力;资产状况良好,风险可控;重组与调整、改革、整合、管理同步进行”重组四项基本原则,重组关键企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原吉林炭素厂、洛阳耐火材料厂、吉林铁合金厂、邢台机械轧辊厂、西冶、衡冶、吉林机电厂七家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的老牌国有企业重组过来。在完成重组的各项法定程序和手续的同时,中钢集团利用自身的资金、管理、人才、营销网络等优势,立即着手对这些企业进行调整、改造,通过制定科学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们这一代人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几乎每一个关键时期。”黄天文说,正是紧跟着时代的步伐,才让他自身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不断成长。

  仅仅几年,中钢就构建了矿业、炭素、耐火材料、铁合金、冶金装备制造五大支柱产业,成为从传统贸易公司向实业化公司转化的一个突出典型。

  中钢集团实业化投资已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中钢集团收购的7家生产企业共实现利润5.5亿元,占中钢集团当期利润的22.6%,提高了中钢集团的整体盈利能力。收购7家生产企业,中钢集团共投入18.5亿元资金,收购生产企业的年投资回报率可以达到29.7%以上。随着对生产企业的整合,生产企业加强管理,优化产品结构,盈利能力还将进一步提高,生产企业将成为中钢集团主要的利润增长点。

  “无论何时,都可以看到希望;而在坚持的一瞬间,新的天地就在眼前。”正是有着这份引人深思的执着,黄天文带领的中钢在全球规模化的战略规划中令人无懈可击。

  的确,在过去的15年来,中钢的战略合作伙伴越来越密集,越来越深厚。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