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号雪峰山人、藏坛学子,字沙溪,汉族,箱贯湖南会同。
张老的书法艺术平衡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既显苍劲老健的传统功底,又创独树一帜的现代手法。与他接触后会发现,这与他的心性相和;言谈举止温文得体, 但内心坚定,意识超前,外儒内韧,平和自信。
毋庸置疑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每周,他都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活动邀请函,对此,他有选择的接洽。他是个沉稳而有主见的人,在方寸之间进退自如,这让他的生活经历丰富而精彩。无论是早年经商、写作,组织创办湖南省收藏协会,亦或是近年来全心专注的书法艺术,每一个身份,他都演绎得相当出色。
刚柔并济的榜书艺术
张敏自私塾开始即接受系统而完整的书法教育,从最基础的坐姿与执笔开始学习,描红临摹,反复习练,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稳重。耕练多年,积累了深厚的书法功底的他,各种书法皆有建树,而榜书则最为世人所重。
榜书也称署书,今称擘窠书,因其字数少,难于藏拙,故书写难度大。康有为曾曰:“写榜书其难有五:一曰执笔不同,二曰运管不同,三曰立身骤变,四曰临仿难周,五曰笔管难精。有此五者,难有能书之人,精熟笔法,骤作榜书,多失故步。”
榜书的难于把握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古往今来,总是涉猪者多,深精者少。张老的榜书造诣得益于自幼形成的严谨书写习惯,端正的执笔运墨姿势与协调的身法与步法,恰如其分的位置、速度、角度,再加上多年沉淀的浑厚气韵,让他在对榜书的书写上游刃自如,刚柔并济,一笔一墨皆潇洒飘逸,自得其所,并能推陈出新,不拘一格。今年五月,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称赞张老的榜书:“从运笔、用墨、布局、章法等来看,功底扎实、浓淡相间、枯润相生,把传统书法与现代艺术审美,以及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达到了艺术性与观赏性的和谐统一。”
书法不可立竿见影
鲁迅先生曾说:“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的,总承受着先前的遗产。”张老的书法融合现代审美意识,却始终强调根植于传统,万变不离其宗。他认为“书法根植于传统文化,根深才能叶茂。没有底蕴与功底的书法,犹如人之无骨,不能站立。书法艺术看似门槛低,人人可执笔为之,其实不然,书法不可立竿见影,需要十年磨一剑的耐心与毅力来积累领悟。”
当下中国书法界,名利欲望的极度膨胀与艺术的商业化,致使许多人产生浮躁心理,急功近利,割裂传统文化的根基,为形式而形式。张老对这一现象感到心痛,幼读古诗书的他,深知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对于祖先遗赠的经典书法艺术,他始终抱着虔敬的心态。他认为一味追求于形式的夸张与所谓的创新,“看起来热闹,实则虚浮不稳。”
张敏先生现为国家文化部文化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主席,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中国名家书画院一级书画师,中国兰亭书画院名誉院长,高级书画师,中国榜书协会理事,湖南省企业文化促进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收藏协会原法人、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兼文物鉴定中心执行主任,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直属书画家协会顾问,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禅书画院怀素分院、湖南艺术家书画院院长等。
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点评:
张敏老师其书法直取自然万象入书,大气磅礴,匠心独具。其作品大开大合而不失肃穆儒雅,潇洒飘逸而不失浑厚稳重,痛快淋漓而不失规矩法度,实可谓动中寓静,以静致动,静以动美,动因静生,妙趣无穷,苍劲有力,气度非凡,美不胜收,有滚滚风云一泻千里之势,自成一体。
(此点评由北京骄子书画市场发展中心记录)
张敏作品1
张敏作品2
张敏作品3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