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以仁术立信仰 以创新启新篇——陈宝川入选“一带一路” 中医药重点推介专家品牌库

企业报道  2025-07-28 11:54:10 阅读:623

  2025年盛夏,一则关于中医药界的喜讯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传颂——著名中医专家陈宝川成功入选“一带一路”国家主题推介重点推荐专家品牌库,并获得权威编号认证。此次活动旨在面向全球推广具有中华文化代表性的中医药人物,推动中国传统医学在国际舞台的可持续传播与交流。陈宝川的入选,不仅代表了其五十余载临床积淀与学术探索的阶段性成果,更昭示着中医药在新时代国际格局中的崭新使命。

  这项荣誉,不仅是对陈宝川个人专业水平与医德医风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中国中医药“走出去”战略的积极回应。陈宝川以其广博的医术、务实的创新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当代中医药代表人物之一。他用医者的双手和仁心,推动古老的岐黄之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生,为中医药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1.jpg

  初心不改:从山村赤脚医生到中医领军人物

  1971年,18岁的陈宝川走进福建闽南的一处村落,开始了他最初的医学实践。那时,医疗资源匮乏、卫生条件落后,他背起药箱,翻山越岭,为乡亲们诊病施药。他回忆道:“那时候的中医,不是摆在诊所里的招牌,而是村民们生病时唯一的希望。”

  夜晚,他点灯读书,苦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一点点地积累医学基础。基层实践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中医“简、便、验、廉”的实际价值。这些年扎根一线的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临床思维,也锤炼出他对患者的深切关怀与尊重。

  1993年,陈宝川进入三甲医院进修,系统学习现代医学理论与实践。这段经历让他发现,现代医学重视疾病的分科、解剖与检测,而中医则强调个体的整体平衡与调理。二者的矛盾与契合,让他产生了将两者优势结合的强烈愿望,并成为其后职业生涯不断探索的重要方向。

2.jpg

  传承精粹:在疑难重症中探索中医价值

  “中医的价值,在于其对复杂病症的整体理解与调和治疗。”在长期实践中,陈宝川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医学体系。他善于从古籍中寻求理论支撑,又结合现代人的体质变化不断调整治疗策略。

  在胃病的诊治方面,他通过辨证施治,提出了以疏肝健脾、和胃降逆为主的综合调理方案;在妇科疾病治疗中,他以“气血双补、软坚散结”法为核心,帮助患者调理体质、恢复机能;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等骨伤类疾病,他结合针灸、中药与理疗,提出“筋骨同治”的多元化康复方案,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诊疗中秉持“因人制宜”的原则,不依赖单一疗法,而是依据个体差异、体质特点和病情演变路径,灵活运用多种传统医学手段进行综合调理,从而实现临床效果的提升。所有相关治疗实践,皆在规范医疗环境下进行,严守合规底线,并通过实际病例进行持续验证。

3.jpg

  建言献策:为中医药现代发展鼓与呼

  作为中医药行业的代表性人物,陈宝川并不满足于个体治疗的成绩,他始终关注整个行业的发展与转型。在多次行业会议和政策建议中,他直言不讳地提出,中医应有属于自己的评价体系,不能完全套用现代医学的模式进行评判。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是对个体状态的综合判断。我们不能用一次化验报告就完全界定中医效果。”陈宝川认为,应构建以传统方法为基础的疗效评价标准,辅以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辅助检验。他特别强调应完善“药材—炮制—制剂”的全链条标准管理,提升中药使用的规范性和可控性。

  在中药材研究方面,他带领团队开展原产地药性差异研究,并借助现代仪器分析中药炮制中的活性成分变化,试图以科学语言解构中医技艺的深层逻辑。这些尝试不仅增强了中医理论的可信度,也为公众接受中医提供了更多依据。

4.jpg

  教学育人:播种希望与信念

  陈宝川深知,中医药的未来不只在于治疗更多的患者,更在于培养出更多有使命感、有能力的中医人才。为此,他创办“国医传承班”,以“跟师—研学—临床”三位一体的模式,培养中青年中医骨干力量。

  “中医不仅要教技术,还要育医德。”在传承过程中,他要求弟子每日诵读《大医精诚》,从古训中汲取行医为民的情操和信仰。他坚持以德为先,强调医者应具备宽厚之心、敬畏之心与奉献之心。

  目前,已有200余位传承弟子从“国医传承班”中走出,投身全国各地的中医药服务工作。陈宝川还推动“临床—科研—教育”融合发展,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通过古籍研究与药理实验的结合,为中医药现代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5.jpg

  医者本色:公益之路脚步不停

  在行医之外,陈宝川以公益为志,足迹遍布祖国西部的边远山村。他组织志愿团队深入云南怒江、四川凉山、贵州黔南等地,为当地百姓义诊,为乡村医生培训实用中医知识。

  “中医的根在民间。”他反复强调中医要回归服务大众的初心,不应被过度商业化。他在云南建立“流动中药房”,推广适宜技术,让中草药走进百姓家中;在贵州,他开展“简法简药”教育项目,教会基层医生利用身边的药材开展基础医疗服务。

  多年来,他累计义诊人数超过三万人次,为边远地区中医药的普及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正因如此,他不仅在行业内享有崇高声誉,也赢得了无数患者和乡亲的感激与尊重。

6.jpg

  世界对话:在国际平台讲好中医故事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陈宝川多次受邀出席国际中医学术论坛。他用流利的英文介绍经络学说、气血理论与养生智慧,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并尊重中医文化。

  2023年,他荣膺“国医大师”称号,并受聘英国中医师学院名誉院长。这一国际性的荣誉,不仅彰显他在专业领域的深厚造诣,也体现了世界对中国传统医学的高度关注与认可。

  在一次国际医学文化交流论坛上,他深情讲述自己从赤脚医生到行业代表的历程,引发在场听众共鸣。他说:“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这是一种对生命整体的理解方式。我们不追求技术奇观,而是追求健康的根本。”

7.jpg

  结语:让中医成为时代的希望之光

  五十余年临床与科研的生涯,陈宝川始终坚守医者本色。他以仁心施术,以智慧传承,以实践创新,在纷繁变革的时代中,始终为中医药事业守望初心。他既是一位探索者,也是一位布道者,用生命践行着“医者仁心”的使命担当。

  陈宝川常说:“中医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把它保护好、发展好、传播好。”如今,作为“一带一路”中医药文化代表人物,他再次肩负起新的责任——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医、认同中医、受益于中医。

  未来已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愈加清晰。在这条中医药复兴与世界交融的征途中,陈宝川无疑是这段历史画卷中最亮眼的一笔。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